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是塞上耳机,把cd开得很响,在落满柔软灰尘的地板上,踏出的一条条孤单的痕迹;是凌晨去24小时便利店里买咖啡,安静的环境、柔和的灯光和偶尔马路上汽车开过的声响;
是走在大街上,看着梧桐叶一片一片飘落,最后满目金黄,摇晃着的悲伤;
是寂寞时就会仰起头来看天空,看白云缓慢地飘过蓝色的天幕,看飞鸟群群,直到脖子发酸也不在乎,口袋里装着满满的幸福;
是写作到深夜,看路灯橘黄色的光把飘着雪的黑夜照得一片温馨,看那些小精灵快乐地舞蹈时的惆怅;
是自己孤独地看落日,直到红色的光芒被无尽的夜幕淹没时,心里空荡荡的疲惫。
是这些吧?我自己都不知道。因为我又想起了书里的故事,那些被打破的美好,亮晶晶的碎屑,继续划破还未愈合的伤口,刺痛叫做眼泪的神经。
不留任何余地。不是极端,只是他把心里的东西全部写出来罢了。这样的文字,华丽到极致,只不过主旋律却叫做悲伤。字里行间,这种情绪不断蔓延,最后会完全将你包围。
我不会忘记,那些青春的故事,曾经打动心底的感觉。真的,不会忘记。就像小王子守护着他的玫瑰花一样,这么美好的记忆,是不会落上灰尘,不会被丢掉的。
我原以为我够坚强,可当我读过小四的书后,才发现自己其实很脆弱,脆弱得不堪一击。几个虚构出来的故事就可以让我的眼泪不受任何阻拦地往下流,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到书里,和书中的人物一起走过青春。 傅小司和陆之昂画画的时候,立夏拉着遇见的手跑过草地的时候,林岚和闻婧对着司机狂侃的时候,简溪和顾源打电子游戏的时候……四周弥漫的,是幸福的安静。然而,当他们遇到一个又一个悲剧,当秘密无情地在头顶炸开,我都会为他们的命运担心,但书外的我却无能为力。我想起了一句歌词:看吧,多残酷的童话,让时间埋葬,什么都不剩下。
再次捧起小四的书,读着传奇般的故事,我想我会再一次,泪流满面。
篇六:我的偶像郭敬明
在人们的心目中,都会有自己的偶像,可能是歌星周杰伦,可能是明星张柏芝,可能是舞王迈克尔。杰克逊,还可能是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而我心目中的偶像则是中国现代最有名的作家——郭敬明。
郭敬明出生于1983年6月6日,籍贯四川自贡,毕业于上海大学,是中国知名作家,畅销小说家,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大陆“80后”作家群代表人物之一。
郭敬明从小就十分懂事和喜欢读书,他母亲经常给郭敬明购置一些益智方面的幼儿图书,有时还亲自给儿子详细指导和讲解。每次在母亲讲解时,郭敬明都听得十分认真,并且还不停地问这问那,他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儿子解释。
郭敬明的记忆力特好,有的故事,母亲只讲一遍他就完全能够背诵,郭敬明在陌生人面前胆识也大,从不腼腆,每每有叔叔阿姨到家来玩时,只要叫他讲故事,郭敬明便眉飞色舞地讲起来,样子十分可爱。郭敬明的聪明与好学让全家人很是欢喜,但父母从来没有刻意地要培养他,让其将来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才,而总是给郭敬明一个自由的学习生活空间,让他在自由和兴趣中渐渐长大,尽情发挥自己,因为他的母亲知道:“兴趣是孩子成功最好的老师”。特别是从郭敬明懂事后,父母更由其选择,就拿买书来说吧,他们不主动为郭敬明挑选什么,每次领着郭敬明去新华书店,都是由他自己去挑选,郭敬明喜欢什么书就买什么书,每次买书回来,郭敬明便要一口气把它们读完,甚至父母催他吃饭他都舍不得放下自己的书本。
郭敬明经过不懈地刻苦学习、勤奋写作,在2002年,他出版了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2003年,因玄幻小说《幻城》而被人们熟知与关注;2004年,《福布斯》杂志中文版推出的“福布斯2004名人榜”中,郭敬明首次登榜,排名第94位。他的代表作有《爱与痛的边缘》、《幻城》、《1995-2005夏至未至》、《悲伤逆流成河》、《小时代》和《临界?爵迹》……
书通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