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可贵的沉默教学反思(2)

可贵的沉默教学反思(2)

时间:2013-06-30 作者:徐巧玲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这次我执教的《可贵的沉默》是六年制小学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热闹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品读感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较好地完成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根据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谈以下几点自己的反思:
    一、重视词语积累和理解。
    新课标强调要注重积累,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本单元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美读课文、积累词句。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设计了一个游戏,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比赛识记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活动十分感兴趣,每个学生都是全情投入,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就连班上学习程度较弱的学生都能全部记住。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极佳的激活学生的大脑,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一定可以有一个飞跃的发展。
    在课堂上,我还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不是要求作概念上的解释,而是领悟体会。如对重点句“他们骄傲的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这一句中“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的理解,我就是通过做动作,想象体会等形式进行启发,使学生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体会到用词的准确。
    二、利用图文结合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还需要借助图片、动画等形式来有效地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事物的概念。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难点是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由于本课的三幅插图(书上只有两幅图,第三幅图是根据第二次热闹的场面创作的),人物神情对比强烈,比较好地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由观察图画入手,再进入到课文的学习,学生就能比较快的理解文章三部分内容的意思,尤其对于孩子们沉默的场面有更强烈的印象和认识。从本节课教学过程来看,这样的设计符合孩子的需要,的确对于孩子理解课文,尤其是帮助孩子突破教学难点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采取品读感受法。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个性朗读,在阅读中体验,在入情中感悟。采取了自由读、范读、指读、评读、齐读等形式。如对描写第一次热闹的句子在朗读时引导学生读出孩子们兴奋、得到爱的满足、自豪的心情。而对于描写孩子们沉默的句子时引导学生能读出“寂然无声”情景。本节课中,学生读得积极、认真,不少学生都能很快进入到文本中,读得有滋有味。在朗读过程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评价,运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使学生更准确理解和感受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明理、悟情。
    四、注意渗透人文教育。
    本篇课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范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假如你是这些孩子中的一员,你想怎样回报父母,让他们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呢?”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学生走进文本中的情境,设身处地的体验这种情感,学会回报父母的爱。学生的答案虽然五花八门,但都可以看出的确是孩子真实的想法。然后,我又设计了小练笔环节,让学生写一写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孩子谈到:“我以前认为妈妈打骂我是一种惩罚,学完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了这其实也是一种爱。”当时我对这样的话特别感动,如果我们的教学能让孩子们改变对生活的看法,学会更珍爱别人,那该是老师多么大的一份享受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