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等腰三角形教学反思

等腰三角形教学反思

时间:2014-02-26 作者:蒋欢云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等腰三角形教学反思一: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主要指通过数学知识学习,来培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思维。这节是动手与观察、实验、猜想、几何推理证明相结合的一课。开课让学生先进行一个数学活动,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然后用剪子一剪剪出一个三角形,再将其展开,让学生观察得到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并说出它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要研究的内容即这节课的课题“等腰三角形”。
    本节课把教材内容作为学生活动的起点,学生活动的平台,确定了有利于主动学习的素材。教学内容以活动为载体呈现出来,给学生以真实感、亲切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注意知识又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讲解,而在于调动启发,组织的技巧与水平的高低。本节课是让学生参与整个知识的学习进程,通过小组合作、展开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能轻松而有所收获,并且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本节课中我的困惑在于:
    1、是否能够真正的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而不流于形式。
    2、在学生之间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活动,而学生是否又乐于与他人合作,能否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结论和建议。
    3、对于学困生在探索“三线合一”的过程,仍存在问题;对于“三线合一”的理解更存在困难。
    怎样才能够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并掌握新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一般与特殊的对比中运用发现法。由观察比较到验证归纳,再到推理论证;由个别形象到一般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直观过度到抽象的逻辑演绎,层层展开,步步深入,进一步体会等腰三角形所具有的特征。揭开对“三线合一”正确理解的疑难。同时,在实施合作式学习时,教师要对“收”“放”“度”有充分的把握,否则时间分配不合理,造成拖堂。 所以这些方面还值得我进一步去反思、去探究。


等腰三角形教学反思二:

    安排一课时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内容很多,课堂容量很大,本课教学后,有很多方面需要总结
    在证明性质时,不再有同学直接用性质证明性质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用三种方法研究性质的证明,要用到小组交流,比较发现有三种方法:取中点,用“sss”证明全等;作垂线,用“hl”证明全等;作角平分线,用“sas”证明全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体会了辅助线不同的作法,就有不同的证法;另一方面,为性质2“三线合一”的教学提供了方便。不足的是,课堂交流的面可以更宽些。
    性质2的应用比较多,初学者往往不能灵活应用这条性质优化证题途径,因此要解读这条性质,由图形训练和规范符号语言,把性质一句话改写成三句话或者六句话,一句话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句话是“1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垂直于底边,2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平分顶角、垂直于底边,3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平分底边”,六句话是“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垂直于底边,3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平分顶角,4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垂直于底边,5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 6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平分底边”,结合图形概括起来就是:在△abc中,ab=ac,下列论断①∠bad=∠cad,②bd=cd,③ad⊥bc中,有一条成立,另外两条就成立,分六句话,写出推理语言。这里设计了一组填空题,有利于性质2的应用。学生能够整齐地叙述,但还需进一步巩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