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作文网 -中小学原创作文中心。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作文 > 话题作文 > 岳阳巨变30年作文

岳阳巨变30年作文

投稿时间:2014-03-17 16:02:40 作者:林青腾 分类:话题作文 来源:书通网 我要投稿
篇一:巨变30年:岳阳城在车轮下变大变美

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岳阳还只是一个小城,主街也就是呈t字形的洞庭路及解放路,整个城区只有屈指可数的南正街、庙前街等几条街巷。如今,岳阳交通便捷,道路畅通,岳阳大道、巴陵大道、青年路、南湖大道、洞庭大道、通海路、云港路等主次干道,打通了岳阳的血脉。

城市道路的发展,促使交通工具发生变化。从徒步赶路到挤公交、骑单车、飙摩托,再到如今的开私家车,交通工具的变化,反映的是岳阳经济水平的提升,见证的是岳阳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首席记者 郝家勇本报记者 罗 凯实 习 生 苏时雨

从10多条公交线路、10多台公交车到52条公交线路、近1000台营运车辆

公交车司机见证城市变迁

涂师傅刚进入市公交总公司当司机时,岳阳城区的公交线路也就10多条。

说起当时的路况,涂师傅摇了摇头,“路很颠簸,跑一趟下来,骨头都能抖松。”而现在,公交车行驶在城区四通八达的主次干道上,道路两侧的绿化景观和鳞次栉比的高楼从眼前掠过,开车、坐车都是一种享受。公司年底将更换新空调大巴,这个消息也让涂师傅和同事们无比兴奋。

据了解,岳阳建市以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岳阳公交也由最初的1条公交线路、2台公交车,发展为如今拥有52条公交线路,近1000台营运车辆,日运送乘客50万人次,年产值逾1.47亿元的超大规模。

换车历程见证城市发展

目前我市私人轿车达116706辆

宽阔干净的岳阳大道上,一辆辆小轿车川流不息。在这数不尽的车辆中,有一辆奥迪q5的车主是王贺鹏。王贺鹏今年40岁,在他的生活历程中,他所使用的车是随着年代的推移而更换。“小时候看到有人骑自行车都好羡慕的。”这是王贺鹏对童年的记忆。

读完书出来,王贺鹏在父母的支持下,开了一家小店子。90年代,随着生意有了起色,王贺鹏迎来了他的第一辆机动车——摩托车。

到了2000年,王贺鹏的店铺扩大了,为了方便出货进货,他开起了夏利牌的两厢小车。

再到后来,王贺鹏在市内多个路段开了分店,夏利牌汽车也随之更换,如今,他更是开上了奥迪q5。

王贺鹏的换车历程,和他同龄的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正反映了岳阳经济发展和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

记者从市交警支队车管所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到1993年,岳阳的汽车从96辆增到了9611辆。到2003年,汽车数量为40661辆。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市汽车保有量为226830辆,轿车保有量为127155辆,其中私人轿车116706辆,同比2012年上半年增加了30224辆,增长31.18%。私人轿车拥有率不断提高,私家车作为群众出行的交通工具日益普及。

道路持续延伸城市不断扩大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窗口,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昔日岳阳,江南小镇,仅有的洞庭路不过是羊肠小道,与千年古城极不相称。

城市要发展,道路要先行。1983年,建市的头一年,“东移”拉开大幕。当年新建巴陵大桥,拉通东茅岭路。自此,岳阳城市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中心城区由南岳坡东移至东茅岭。

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岳阳加速城市化步伐,空前拓展城区道路。1992年,巴陵路全线拉通;2002年,岳阳大道和金鹗路拉通;2011年,青年路拉通。至此,岳阳城市东西方向三条主动脉全部打通,城区开始急速向东扩展。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岳阳火车站立交桥的竣工,南湖大道贯通南北。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南津港大堤的扩建加固,湖滨与中心城区连为一体。

书通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