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木禾米竹教学反思

木禾米竹教学反思

时间:2014-06-20 作者:唐希嘉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反思一:木禾米竹教学反思

1.掌握科学的识字规律,给学生一个丰富的课堂。

汉字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认识并掌握这些特点和规律,对于指导我们识字、写字、甚至是用字是大有裨益的。汉字难学,这其实只是表面现象,是没有用科学的识字方法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无奈的表白。

识字7、《木禾米竹》一课主要认识学习的木、禾、米、竹这四个字,这四个字都是象形字,象形字是通过描摹事物的形象和特征而造成的字。象形字能直观地反映字义,所记录的词多为常见的客观事物,学生能够见形知义,一次见识就会印象深刻,好学易记。

因此,课堂教学我充分利用象形字的这些特点,借助实物图、过渡图(既像事物又像汉字),分析汉字的每一笔像什么,帮助学生建立起从图到字再从字到图的联系,到达形义结合,见形知义的效果。

2.扩充现有的教学资源,给学生一个丰富的课堂。

从教学任务上看,这堂课只要求木、禾、米、竹这四个字会读、会写、会按笔画记字形,看图了解字义即可。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若只完成这些任务不能够很好的体现新课程理念,也就是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学习内容。

总之,作为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这样才能带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才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中自由驰骋。


反思二:木禾米竹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课堂上这个问题已经讲了,也让学生动手做了,可在学情检测时,发现部分学生的卷面上仍不得分——不会做或做错了,从而影响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决定把这一现象做为一个课题,经过一年多的探讨发现: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思维和生活经历。在课堂上,面对着有个性差异的优、中、差三层学生,靠一个方式说教,学生有的无兴趣学习,记忆不牢固;有的靠死记硬背,虽然当时记住了,但忘记的也很快。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的深浅,与他们在学习中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成正比。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就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忌空洞说教,片面统一,应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实际,分层施教。教师的角色应成为课堂的发现者、组织者、引导者,要把握住课堂任务,做到‘堂堂清’。课要上得好懂、有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亲切,充满乐趣,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有动力,才能用心地去发散思维,开拓创新,培养能力,才能加深记忆,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讨论、争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的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知识的深化。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

小学生缺少持久集中精神的能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科学地利用40分钟,合理调剂听说读写,让学生动手动脑又动口,以消除学生疲劳厌倦之心理。在阅读教学中穿插讨论,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竭力思索,畅所欲言,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马是吃草的动物,草地全是草,怎么课文还说马是一匹瘦马?”初听这个问题很简单,细一想这个问题又和红军过草地的困难紧密相连。于是我便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分四人一组讨论。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起,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过草地时,大队人马已经把能吃的草全吃光了。”有的说:“草地到处是烂泥潭,有草的地方马不一定可以过去吃。”还有的说:“陈赓、小红军都很疲惫,经过长途跋涉,马也累了、瘦了。”……讨论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又使学生更加了解红军过草地时非常艰难,对小红军为什么三番五次拒绝陈赓的帮助,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这样学习学的扎实,记的牢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