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凉州词教学反思

凉州词教学反思

时间:2014-06-21 作者:刘人可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反思一:凉州词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设计与前一次相比,本人自己感觉发生了质的改变。第一次备课时,苦于古诗教学无从下手,我只从《凉州词》中感受到了边关将士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所以着重引导学生感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所蕴含的豪放、悲壮之气,总感觉一个字:浅。之后,我回家静静地读,细细地品,我感觉一个个字符变成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自己怎么也豪放不起来,我读得泪流满面,我感受到了苍凉、慷慨……因为我想到了:边关将士身处不毛之地,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与亲人“一别音容两渺茫”,而且当时战争频繁,战士们生命不保……我读懂了: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别无它物,而只有这“孤城杨柳”,我明白了“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深层含义,战士们不是无怨,而是怨也没有用。忘记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这一次我感觉自己走进了文本,我能够引导学生挖掘诗歌背后蕴含的情境了。课后,我感觉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这件事,我明白要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老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读懂教材,真正走进文本。

古诗的教学还要以读为手段,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究,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经过训练后,基本上能自己结合工具书,完成对诗意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加强对诗歌的评析,使学生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


反思二:凉州词教学反思

《凉州词》描写了戍边士兵的思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

教学《凉州词》,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步骤:

1.简介作者王之涣。
  
2.解释题目。
  
3.初读课文。播放录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4.理解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5.想意境,悟诗情。
   
(1)自由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生读诗并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的心情。
  
6.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7.练习背诵。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古诗的教学要以读为手段,鼓励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究,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经过训练后,基本上能自己结合工具书,完成对诗意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加强对诗歌的评析,使学生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


反思三:凉州词教学反思

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

"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教材中这样分析:诗中描写西北边疆之美及 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但明代的杨慎认为此诗含有讥讽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可见诗人的本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征人,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而不顾。以前的教材也曾这样分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