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心得体会 > 千课万人数学学习心得

千课万人数学学习心得

时间:2015-01-20 作者:柳久久 分类:心得体会 来源:书通网
千课万人数学学习心得一:“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学导观摩课有感

金风送爽的11月,我有幸和50几位来自鄞州区的教师一起,去浙大华家池校区观摩了“千课万人”活动。时间只有短短四天,在这四天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也感悟到了许多。借此,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听名师的课,学什么?

1.仔细研读教材,把握教学重点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以为“把握教学重点”并不是什么难事。第一,一般在阅读了教材内容之后,本节课的重点就可以有个大体的把握;第二,现在每一本教材都有教参,教参中的重难点也是可以参考的资源。但是经过这四天的听课,我否定了自己原先的想法。要把教材读透读精,要把教学重点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理解重点内容,掌握重点内容,实非易事。

我想首先从刘松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说起。对于简单的乘法分配律 ,我首先想到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会用乘法分配律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实际操作而让学生掌握重点,却着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是刘松老师的教学很巧妙,教学数学,先从教学语文开始。课堂中首先呈现的是简单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和“一句话分成两句话”,但是话的意思不变的练习,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相当轻松的事情。整节课就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生不仅学得开心,而且很容易就能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实质——一分为二(或者合二为一),从而快乐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2.精心处理细节,传递教师智慧

很多时候,全国名师和优秀教师之间的差别往往就在于对细节的把握和处理上。全国名师往往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细节中体现出大师风范,将智慧传达给学生。

比如黄爱华老师《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在板书课题时,黄老师先写“分数”两个字,然后再写“百”,这样处理学生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百分数首先是分数,但是百分数和分数之间存在差别,从而为下面引出“百分数只表示比率”做铺垫。这就是名师的智慧。在百分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疑惑: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百分数呢?这个问题绝大多数教师都会考虑到,但是我们会怎么处理呢?直接告诉学生用百分数表示更简捷吗?但这时学生可能又有疑惑:百分数怎么就简捷了呢?在这里,黄老师绝妙的处理更彰显了他的大师风范。课中,黄老师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百分数的简洁美,模拟了一个不了解数学的语文老师对苹果汁60%,葡萄汁40%的混合饮料的讲解,整个讲解过程复杂累赘,听到最后,大家会心一笑,原来百分数是这么美!通过这样的对比,百分数“精确、科学”的优点显露无疑。

3.注重互动教学,课堂还给学生

对于教学过程中,究竟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还是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这个问题,答案很模糊,不同的教学工作者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但是在四天的培训之后,我更愿意把教学看成是一场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演戏的过程中,导演只是引导演员如何去演,而演员才是整台戏的主角。现在的教育不同于10年20年前,如今,做为教学工作者,我们更愿意让学生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当中,我们更愿意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真正实践起来,这一点却难以把握和操作。因此我在这里很想说一说徐长青老师的课。

与其说徐老师在上课,不如说徐老师在变魔术,或者换种说法,我更愿意把这堂课看成是一出综艺节目。整节课是如此自然,看不出上课的痕迹,然后又自然而然地结束。更让我敬佩的是,在40分钟里,学生至始至终都在唱主角,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徐老师的导演下,学生转眼就变成了优秀的演员,实在是高啊!对于如此“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生态课堂”,我只能感叹时间过得太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