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作文网 -中小学原创作文中心。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作文 > 话题作文 > 中国历史十五讲读后感(2)

中国历史十五讲读后感(2)

投稿时间:2015-03-27 09:21:34 作者:李智德 分类:话题作文 来源:书通网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是一个人治的国家,而且从秦汉起就建立的君主专制体制。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开明的君主是盛世出现的前提。君主的品德与修养甚至对时代有决定性的作用。回过头来看我们今天,我们有强有力的政府,也有为人民服务的官员。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有些应该为人民谋福利的官员在为自己牟取利益,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甚至是贪得无厌。我们的人民痛恨看到这样的嘴脸,我们的国家不能有这样的蛀虫。所以,不管是身为一个官员还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我们都需要培养好自己的修养,并用良好的修养去为人民服务,去影响身边的人,为创造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盛世的出现需要有相应制度的保证。盛世都强调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虽然这在各个盛世里体现的并不算完美,但是至少那些时代都很努力去建设这些。我们现在的时代,制度比古代已经健全也合理了许多,但我们仍然存在重大的不足,譬如我们从来不缺少各种各样的法律,但是我们感觉到的是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这两个问题。这多多少少是削弱了人民对法律的信赖。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的发展,道德却跟不上脚步,甚至在滑坡,这似乎更值得思考。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发展的时代,让精神文明“畸形化”发展。没有强大精神支撑的民族,就不可能是强大的民族。

归根结底,能不能形成盛世还是由人民说了算的。国家的统治阶级的所做的一切符不符合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就决定了它能不能得到人们的支持与拥护。以人为本历史给我们的深刻启迪。一个得不到人们拥护的政权,人民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召集一切能召集的力量去推翻它。而所有武力的开始,就代表动荡的开始,又如何去开始一个盛世呢?

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史为鉴,我们都希望能从历史中得到启发去创造我们的未来。历史中值得肯定的,我们需要坚持,而我们又必须摒弃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办一切事情都需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中国历史十五讲读后感三:《中国历史十五讲》读后感(1568字)

这个学期我看了《中国历史十五讲》,这本书一共分为15个专题,分别为: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中国古代社会与朝代更替;汉代、唐代、清代“盛世”的透视;中国古代交通与文化传播;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制度;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国古代史学的形成与发展;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思考;中国近代历史的新课题;共和国探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灿烂。华夏始祖,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代,三国东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直到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国的辉煌灿烂,在书中得到一一展现。中国古代文化之所以能在当时那么繁华并且一直保持世界领先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古代中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这种优势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升华,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各族文化互相交流,共同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化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自我发展与创新,加之兼收并蓄,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国家政策的推动,如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科举制度等。孔子的“仁”、“有教无类”;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老子的“道”和“无为”;庄子的唯心哲学;韩非的以法为本,这些圣人们的思想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精髓,并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书通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