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玫瑰花的种植及养护
10、拆装电风扇并了解原理
五、教学措施
1、从劳技课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理论知识的传授要突出重点,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作品制作的创造能力。
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劳动技术家,劳动技术史,介绍相应的劳动技术趣题,给出相应的劳动技术
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劳动技术建模,野
外测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6、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7、劳动工具和材料的添置,要尽可能考虑学校的经费承受能力,节省开支,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尽量进行废物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8、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9、利用在每班评选”巧手之星”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10、挖掘劳动技术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计划四:2010-2011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劳技教学计划
一、教学任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使学生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责任感,以及在现实劳动中保护自己的合法合理利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发展的劳动的内在动机。懂得怎样以实际劳动来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贡献,形成良好的珍惜劳动、专研技术的习惯。掌握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不断提高劳动与技术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技术意识、知识产权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度责任感;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劳动,积极参与技术革新,不断提升自己的劳动与技术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积极参与活动,活跃思维,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团结协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情况分析
学生对现实中的劳动与技术已有所认识。可以利用身边的劳动与技术发家致富的列子作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策略: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实施技能训练→激发创造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
主要教学手段
1、师生互动,交谈引导
2、作品展示,教师演示,学生试验
3、媒体辅导教学
四、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使环境教育深入开展,具体如下:
1、采取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
2、通过教学的互动活动,教师提供热情帮助,学生则主动地了解相关知识点。
3、定期举办劳动与技术宣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在校园内张贴宣传画与科普知识信息;在学校宣传栏制作劳动与技术教育专题板报等。继续利用班会课、思品课、校会、广播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预防环境教育知识;征订适合学生阅读的劳动与技术系列丛书用各类宣传教育报刊、杂志用各种宣传资料,包括各种宣传挂画、教育挂图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科普vcd等,并举办校内相关的图片、诗歌、征文、劳动与技术教育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