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工作计划 > 三年级语文活动计划(4)

三年级语文活动计划(4)

时间:2015-06-16 作者:林浩扬 分类:工作计划 来源:书通网

2.引导。教师在活动开始时要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人活动程序之中,重在导趣、导向、导路。

3.开导。在学生活动难以深入进行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活动开导,这种开导主要是思维方法上的,而主要不是内容和答案上的,重在导疑、导难、导法。

三、活动目标  

综合性是活动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语文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开设语文活动课要与学校其他活动有机结合,发挥语文活动课的整体功能。语文活动课从活动的内容、形式,到所产生的教育影响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征。

语文活动课中各项活动的完成,需要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也是综合的。除语文能力外,也培养了其他认识能力和活动能力,在人际交往、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受到锻炼。而且,通过语文活动课,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使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语文活动课的综合性不仅表现在知识上,更重要地体现在能力和发展上。

四、活动形式

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课程,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现代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教育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开放式教学。由于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无法与之相适应,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选择开放性教学结构。

1.活动课程开拓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活动中广泛地涉猎自己所喜爱的学科,不囿于学科课程所学;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孜孜以求,加深了知识的深度。例如,有关"寓言故事"的活动课,可以设计如下由浅入深的内容:(l)寓言故事集锦。要求学生读故事,知名称意义。(2)讲寓言故事。让学生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训练听说能力。(3)续编寓言故事。例如,撰写《新龟兔赛跑》等,训练学生的写作和思维。(4)寓言大世界。展示前期活动成果。

2.活动课程可以促使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把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更概括、更高级的知识信息,从而优化了知识结构。例如,开设《秋》的活动课,可以跨越语文、自然、地理等学科,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对秋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认识。又如,小学生办小报,就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融阅读、作文、美术、书法于一体,学生既当记者,又当编辑,将采访、写稿、插图、排版集于一身,从而给学生提供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能的机会。

3.活动课程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获取最新信息,培养自己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例如,活动设计:我是字"医生"--上街找错别字。

活动目的:正确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减少错别字,提高遣词用字能力。

活动过程:在"行医"之前,告诉学生要当好一名文字"医生",要精通"医术"--理解"患者"的音、形、义,才能对症下药。然后教师举例指导,如"歌午厅""批另兼营""食盐每代1元7角",等等。最后限定时间交"病历卡"--即摘录街上广告或招牌里的错别字,并写上正字。

实践证明:这种开放型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敏感力,加深对字的音、形、义的理解,减少错别字,同时增强了书写规范意识。

语文活动课的开设优化了课程结构,形成一种"大课程"体系,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学习功能,活动课程的开发功能,环境课程的辐射功能,使三个板块的功能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