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高考冲刺 -高考精准考点强化训练基地。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高考冲刺 > 高考语文核心考点 >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

只需要点击下方QQ发送“高考语文核心考点”,就可以免费领取《高考语文核心考点》了!

时间:2016-10-13 分类:高考语文核心考点 来源:书通网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四类: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1、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有两大类:(一)名词作谓语的句子。(二)因果倒装句用“……者,……也”格式连接。

(一)名词作谓语的句子

(1)“……者,……也”格式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用“也”表判断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5)用“非”“乃”“则”等帮助构成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③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6)无标志判断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二)因果倒装句用“……(者),……也”格式连接。

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庖丁解牛)

2、省略句

(一)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1)承前省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

(2)蒙后省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3)自述省

(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

(4)对话省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不若与人。”

(二)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三)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邹忌讽齐王纳谏》)

(2)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荀子》)

(四)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

(1)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殽之战》)

(2)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左传·殽之战》)

(3)屠惧,投(之)以骨。 (蒲松龄《狼》)

(4)此人──为(之)具言所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5)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介词的省略

(1)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战国策.千金市马)

(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

(六)分句的省略

(1)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3、被动句 

(一)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二)用“见”“见……于……”“见于”来表示被动关系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暴见于王,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

(三)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四)用“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五)无标志被动句

(无标志被动句需要从上下文关系来判断)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全祖望《梅花岭记》)

4、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被提前(否定句往往以否定词为标志)

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②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被提前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借助一个结构助词把宾语提前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

③孜孜焉惟进修是急

(二)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荆轲刺秦王》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介词结构都作后置状语。例如: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控于地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在上面这个句子中,“于地”这个介宾短语只能作补语,译成状语说不通。

“落到地上罢了”──正确。如果译成“在地上落着”则跟前面矛盾。

(三)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赤壁赋》

(3)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欧阳修《秋声赋》)

(四)定语后置

(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马之千里者。(《马说》)

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4)“中心词+数词”,

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