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高考冲刺 -高考精准考点强化训练基地。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高考冲刺 >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 >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只需要点击下方QQ发送“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就可以免费领取《高考历史核心考点》了!

时间:2016-10-31 分类:高考历史核心考点 来源:书通网

(1)“一五”计划:1953年,国家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其实行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设投产。“一五”计划时期的重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民和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参加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3)中共八大: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

(4)“大跃进”: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工业生产客部门制定出赶超英美的高指标;农业上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

(5)“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时,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