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骨干校长研修总结

时间: 11-14 栏目:总结

1省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华师班培训总结

十天的国培即将结束,回首,如同一场电影历历在目,现回顾总结如下: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湖南到湖北,陌生的旅途去国培,太多的未知让人只有恐惧和担心。可是,10月10日,国培班>班主任周尤、李任俩老师发来了信息,告知班级学员加入QQ群。加进群中,各项事宜清清楚楚。陌生之感消失殆尽,有的全是温暖。26号,我们打点行装来到武汉,迎接我们的是和蔼可亲的两位班主任,还有周到细致的安排。初来乍到,学员们全然没有>孤独与寂寞。一本《培训手册》折射华师匠心:武汉地图,华师地图,让学员绝对不会迷失方向;华师简介给人良好印象;《安全手册》、《应急措施》、《管理制度》、《班委条例》、《学院生活服务指南》、《课程表》,专家介绍等等一应俱全,让学员深感温馨。开班典礼上,华师副院长李向农教授亲自致辞,“用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及培训“三点希望”教诲着学员们,那拳拳爱心,殷切期望,让学员无不感受到华师的温情。

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从10月26日至11月4日,十天的培训,如醍醐灌顶,有的让我深切认同,有的则让我茅塞顿开。各位专家、名校长从对政策的理解与把握,对教育的理解以及个人的专业成长、教学机智、心理>故事、人生历程等方面为我们做了一堂堂精彩的讲座,他们的人品、学识、见解令人景仰,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清醒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也点燃了我未来办学的激情与梦想。

培训中,得体大方的蒋玲老师,用她那深厚的教育信息技术专业功底,亲切的笑容为我们掀起了培训漂亮的盖头,打开了我们做校长的另一扇窗,为我们的管理和生活投射了一抹特别的光芒;知性优雅的靳岳滨老师,用她那睿智的语言,一丝不苟的精神,带着我们不断地追问教育:追问课堂,追问德育,谆谆教导我们要关心教师,关注教师成长;华师的吴伦敦教授,耐心为我们解读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他视角独到,政治敏感性强,“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五个理念,在他生动的讲述中,我们欣然理解、掌握,同时也明白了前行的方向;风趣幽默的孙民校长,以生动的实例让我们对生活德育,朴素道德、社会交往理论有了新认识,他的一个个小故事传达着他的学校德育观,让我心向往之,跃跃欲试;华师的博导李晓燕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教育政策法规与学校安全》,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无不警惕我们对学校安全的重视;夏循藻校长执着于成功教育,用爱心、智慧和激情耕耘杏坛,别具一格的物质文化建设,促进的是学校长足发展;还有华师的教授们都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向我们传递着教育前沿信息,让我们深深折服。

十天,我们边聆听,边参观,边深思,见识在增加,理想在放飞,思想在升华。那些被视作珍珠般的策略和方法,我们已装进了自己教育的玉盘。

三、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听了三位校长的报告,我记住了一个人--张基广校长。他执着于教育“本真、自然、从容”的追求,以独到的见解,为我们讲述着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办什么样的学校,怎么领导学校发展。他的一切以学生为重,从学生需求出发的求真务实精神令人景仰;“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懂得孩子的心,理解家长的心,善待学生,善待家长,善待老师,始终把“人”放在心上。走进了武汉的校园,我记住了张基广校长的武昌第一实验小学。学校里没有一张宣传标语,没有一个伟人、名人画像,有的是各个班级的班刊,众多学生的作品,还有那专为学生课间玩耍、游戏、学习的“棋道”长廊,“魔方吧”,“读书吧”“舞动空间”“手工坊”“科学馆”“屋顶运动场”R22;R22;“滚轮达人”,班级文化,各种文化场馆,学校课程建设的三种途径,朴素的“八个好习惯”培养,都可以窥见他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学生成长观;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诠释着他的一个理念:基于学生,以学生为本。张基广校长说:“办学就是办一种文化,办一种氛围。”他把教师的幸福装在了心里。他给予教师的是一份家的温情。学校里的教师时刻可以感受到学校的“小确幸”,因而不断产生着感人的故事。听完张校长的讲座,我认真反思着自己办学的不足,顿觉有了前行的方向。

四、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回首十天的培训生活,我感动,我感谢。学习上,生活中,那么多的故事值得记忆,那么多的瞬间值得捕捉,那么多的感动值得回味,犹如品一杯清茗,心底涌现了无尽的清甜与幽香。我感动,华师领导对我们校长班培训高度重视;我感动,十位专家、校长的智慧分享;我感动,年轻帅气的班主任周老师、李老师的精心和细心、耐心;我感动,班委的热情付出;我感动,71位同学相识相知如亲人。我要感恩,感恩祖国,感恩生活,感恩华师,我的学习、生活才会如此幸福。人生的梦想已被点燃,让我肩负使命,从这里出发吧!

220XX年度骨干校长工作室成员个人研修总结

一、立足立体化研修途径强化业务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一是参加理论研修,积淀理论修养。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副校长,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脑潜能开发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省温州市特殊教育学会和温州特殊教育学校承办的全国第二届教育康复技能大赛。会上聆听了李科校长的特色课程建设和韦政强校长的在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理念下对特殊儿童实施“1+X+Y”教育康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及刘巧云博士“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医教结合儿童康复教育新模式”的专题论述,全新的理念诠释了中国特殊教育提升的必经之路。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作为特殊教育,今后我们必须借助临床医学的诊断指导教学,学习康复医学的手段辅助教学,使用教育教学的手段促进康复。

二是通过自主研修促进反思交流。利用上半年的时间,我潜心阅读了《有效观课议课》一书,这本书的研习我心胸开阔,极大提升了我组织教学研究的方法与能力,它提示我要围绕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观课议课,要培育直面问题的勇气、站在做课教师角度思考,从而进行有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我运用学到的方法指导教师的教研组活动,果然收效很大。我将撰写的教学管理课例及时上传到博客里和大家一起分享。20XX下半年,我参加了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二处组织的省内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论坛活动,会上校长们关于医教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关于师资水平提升的做法及对特殊教育课程现状的分析,包括提出的发展趋势都引发了我深深的思索,尤其是省特殊教育教研员赖雪研老师提到的关于医教结合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三种错误倾向和应坚守的教学原则,引起了我的共鸣。错误倾向即盲目追捧,以医代教;消极回避,教而不医;机械复制,形而上学。原则是适当、适合和适度。

三是借助实践研修提升实践智慧。本年度先后参加了哈市教研院干训部组织的到哈市继红小学的观课议课活动和省教研院组织的名校行活动。观课议课展示活动,我佩服李霞老师精彩的教学艺术和登台发言校长的研究水准,折服发言校长的专业水准和阐述的条理性及专家点评见天光接地气立人本的引领。思想应该成为一种行动,而不是仅仅成为一项成果。我深深感到,这次所取得的收获是飞跃性的,的确不虚此行。考察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的庆安县特殊教育学校,仿佛让我登上了一座特教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山峰:庆安特教标准化学校建设,让人羡慕、令人神往;特教专家犀利评课,振聋发聩促人追求教学实效;省教研员专题讲座,针对备课上课切中要害。

四是以学校为基地组织校本研修加强示范指导。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者,我清醒意识到学校课程执行力成为当前特殊教育学校推进课改、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关注点,为此特别有必要演技提高课程执行力的策略。于是我相继进行了关于特殊教育课程应用思考的讲座,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笔谈、手语、语言训练和串珠制作等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优化特殊教育教师讲学方式转变的研究》。培训和教学实践引领促进教师进一步理解应如何处理驾驭教材,如何拓展、整合开发教材。在一系列的活动组织中我的教学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及时积累研修成果,充实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本年度在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完成120节听课任务同时,我还组织全体教师积极投身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能的学习中。本年度先后采取集中研修的形式学习了《特殊教育发展性教学策略》,进行了信息技术20XX版本的应用能力培训,听取了燎原学校为期4天的“医教结合”理论与方法的专题讲座。同时还组织全校教师观摩了燎原学校的集体和个训课,观摩了首届全国康复技能大赛上的课例,并有计划地进行了特教知识素养测试。并且今年在哈尔滨市举办的第二届特殊教育“杏坛杯”教学竞赛中指导我校林桂东老师执教的《小足球赛》一课获得一等奖。在第三届哈市特殊教育素养大赛活动中,指导我校由5名教师组成的“非常4+1”团队获得一等奖,指导主选手赵琦老师执教的《漂亮的花裙子》一课获得一等奖。在课程指导中的感悟,我及时记录,形成了典型案例,我将与同行们研究的专题,提炼出1篇专题研究课例;我将在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中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整理成一篇《我的教学风格凝练与形成》,以期引领我的同事们深入探索教学真谛。我将积累的资料纪实上传到工作室,和工作室的成员们共同分享,并得到专家校长的指正。

引领、唤醒、助力、陪伴,感谢在骨干校长工作室活动的这一年。今后我将继续按照骨干校长工作的要求开展研修活动,借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320XX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带着求知的渴望,接受了为期6天的培训学习。我们聆听了国内知名教授、专家及知名校长的专题讲座,每一个讲座,都是一次头脑风暴,都是一次丰盛的思想盛宴,洗涤着我们陈旧的教育思想,催生着我们新的教育智慧,点燃着我们新的教育激情。让我在学习中有了更多的思考,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研究自己的得失。同时这次研修学习,让我们有了静下心来学习、思考的机会。

回顾十几年的校长经历,有辛酸,有喜悦,有委屈,有欣慰。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日益提高,我校生源急剧减少。是典型的袖珍学校。新状况、新形势下,遇上了学校再发展的瓶颈。

要想突破这一瓶颈,必须在自身素养、意识、理念、手段上有所突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虽说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面对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提高,我们还必须努力寻求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次研修培训,如及时春雨,为我对如何着眼本校实际,突破瓶颈,谋求学校发展启发很深。

一、开阔视野,任重道远。

培训期间,众多教育专家、教授、校长给我们做了精彩纷呈的讲座,引领我们接触教育教学最新、最前沿的理论和思想,让我们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了解国内教育改革的现状,认真分析、反思本校教育教学实际,探寻影响学校发展的瓶颈,寻求解决学校发展现状的有效措施。一场场精彩的讲座,让我对自己如何做好一个校长;怎样与教师沟通;怎样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校人文环境有新的认识。学校管理者应尽快转变观念,变革学生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激励作用,为学生成长创造一个良好、愉快的成长环境。校长要少一点功利,为国家、民族和学生的一生着想,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校长。理论的学习使我再一次审视了自己工作中曾经的所为,也使我重新定位自己与学校的未来。没有理论的实践只能是盲目的实践,没有理论支撑的研究不过是虚假的研究。“眼界决定境界”,在短短的几天中,著名的专家和学者的报告让我凝眉深思又豁然开朗。

二、勤于思考,不断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倡导教师“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为我们培训的所有领导、专家几乎都提到了校长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我在实践中也深深的认识到校长必须是学校中不断学习的榜样,成为学校中喜欢学习的楷模,只有校长善于学习,我们才能营造学习的氛围,我们的教师才能静下心来学习,我们的校园才能绽放文化的书香。

校长除了学习,更要思考,在任何一个时代,校长都必须要

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拥有自己的办学思路和办学主见。校长要站在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俯视学校教育的现状,建构学校发展的目标;而且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能够不断地根植于学校、教师中,站在学校的高度、教师的角度去思考,永远保持做校长的那份清醒。

三、抓好团队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

《周易》说:“众人同心,其利断金”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团队的凝聚力是团队成功的关键所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团队,人心涣散,终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塑造团队文化,确立团队使命与愿景,是一个校园教师队伍凝聚力塑造的精神之源。学校的校长是团队管理者,是团队凝聚力的维系者。作为团队主管要主动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校教师即团队成员工作状态和生活状况,多了解成员的合理需求并尽力满足他们,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沟通氛围。

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法则,一个学校,校长的领导力是最为重要和关键,但如果一个校长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任何事都是校长一人说了算,这样的结果是孤掌难鸣的。其次要充分的给予中层队员授权,这要求你对每一个中层干部的能力和业务技能有足够的认识与了解,给予团队成员适度的自行工作空间,方能调动团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狠抓生命线。

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其最直接的标准就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的教学水平是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学校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指导,最终获得的教学成果。作为乡村校长而言,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校教学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校长只有将学校教育的发展作为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的前提工作来做,在教学上应当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实践,在教师队伍结构上的优化,最终规范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步骤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

五、借鉴名校,提升发展空间大。

俗话说“三流学校靠权威,二流学校靠制度,一流学校靠文化”文化像气、像水,于无声处显神威,学校文化易如此。它是学校的影响力、生产力、凝聚力和核心发展力,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所在。通过培训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使我感受到了名校在学校发展内涵、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彰显出的独特魅力。我们要学习他们在办学思想、高效管理、质量提升、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让我们乡村的教育发展得更快、更好。以他们的经验破解影响制约我校教育发展的种种因素,激发教师乐于从教、认真执教的兴趣。进一步加强沟通,尊重每一位教师。以教师为中心,创设有利于教师身心愉悦的人文环境,激发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主动自觉感知自己的不足,寻找兴奋点,围绕学校的发展愿景,努力进取,奋力拼搏。构建师生共同认可的学校文化,并使之成为学校的精神旗帜,让全体师生员工有归属感、认同感,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并为此不懈努力,从而更快地推动学校的发展,这是今后工作中重点。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