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农艺师工作总结

时间: 07-29 栏目:总结

1农艺师工作总结

我叫向彪,今年42岁,是湖北省建始县景阳农技用服务中心农技推广人员。我于20XX年被聘为景阳区高燎乡农业技术员,20XX年年毕业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学专业,20XX年被建始县农业局聘为助理技师,20XX年恩施农校农学专业毕业。二十多年来,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农业技术推广为中心,全面做好农技服务工作。

一、政治思想方面在政治上,严格要求,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尤其注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思想上行动上同县委及上级党委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工作岗位上摆正位置,把共产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面前做到毫不含糊,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能把农技推广的理论实际相结合,积极我县的农业农村农技工作献计献策。

并于20XX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和帮助,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加强业务学习,恪尽职守,一心扑在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上热爱自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对待工作我丝毫不敢怠慢,要求自己把工作中的得失和每次出现的问题记下来以吸取经验教训,遇到疑难问题就向同事和领导请教,耐心的听取他提出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努力工作。

近几年来,在多个岗位上学习各项管理知识,都是为我更好的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三、积极开展农技培训工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程度。农村经济能否得到快速发展,全县农民能否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农业科学技术能否得到普及推广应用。

农业技术培训在“科技兴农”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面向农村,认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XX-20XX年采用多种形式,其中集中培训80多期,培训技术骨干4000多人次;现场培训400多次,培训农民20000余人次;编印技术资料1600多份;广播讲座32期。

在八年多的推广过程中,把培训班办到了最基层,让农民不离土学到科技知识,获取致富信息。通过培训,每户农民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80%农户的生产效益较培训前提高10-15%。

四、学以致用,心系农民,积极参加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实践

1、杂交良种的推广:88年至95年总推广大杂交玉米良种150002公斤,杂交水稻良种1400公斤。

2、新技术示范工作:88年以来我重点抓了一是洋芋、油菜育苗移栽及玉米高产种植100亩的示范;二是水稻施用锌肥技术示范50亩,重点是在水稻抛秧后3-4天,每亩稻田施入硫酸锌2公斤,该项目技术要领简单,效果明显,比对照亩增产35-40公斤。

3、玉米育苗移栽的推广普及

88-95年全乡推广玉米包衣技术面积1.6万亩,在这项技术中主要采取了统一供种,现场指导,分户播种指导措施,通过播前包衣一次用药,将地下害虫、苗期害虫控制在最低限度,较常规技术亩增产30-50公斤。

4、两段育秧和旱育早发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普及推广率99%以上。

5、洋芋的换种工作,每年从高山地区换种12万公斤以上,换种率20%以上。

6、93年100茶叶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

7、香菇种植技术的推广。

8、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每年综治面积8000亩以上,农业增收10%以上。

五、负责保温栽培配套物资的实施工作。

每年3000亩保温栽培配套的农膜、肥料、农药等,我作为乡农业技术员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在区、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深入乡、村造册登记,做到户户不漏,通过走访,配套物资送到农民手中,每年受益农户900户,做到“一户都不能丢、一分钱都不能少、一天都不能耽误”,受到了农民的好评。

六、大力倡导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

积极响应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大力倡导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农户为依托,以沼气建设为核心,上联生态养殖业下带绿色种植业,使整个农业生产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方面效果显著。

参加工作以来,我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同实际工作紧密联合起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更加丰富,专业技术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不断学习,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为我县农业生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农艺师个人总结

我20XX年12月26日生于**,女,汉族。学历为大学本科,现为高级农艺师,中共正式党员,20XX年7月毕业于**农林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本人简历:20XX.8一20XX。4在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予备班学员(参加省委“四清”工作队到楚雄州农村锻炼)。20XX.4一20XX.11在省军管会文革调研组工作;20XX.12一20XX.7在**地区化肥厂工作(搞农肥试验)。20XX年8月调**地区农科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油菜科研、推广工作。

本人在科研及推广工作上的突出贡献是:在**地区及**省优质油菜(主要包括低芥酸油菜“81008”和双低油菜“84001”)的引进试种,推广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在科学价值上填补了我区和**省优质油菜的空白,这是我省油菜品种的一次变革。同时,由于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无论是低芥酸油菜“81008”还是“84001”,都从栽培理论到栽培实践,探索出了一套适应**地区各县的栽培制度、生产条件的规范化栽培技术。这套技术目前已辐射到全省,基本上解决了目前国内尚未解决的油菜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使**地区的油菜品种不仅单低化(低芥酸化)进而还实现了双低化(低芥酸、低芥葡萄糖硫甘)。随着优质油菜品种的推广,我区油菜单产逐年上升,20XX年全区油菜平均单产177千克,创历史最高年,居全省之首。目前,**地区是**省优质油菜推广面积最大,油菜单产最高的地区。**地区单产202.6千克,双低优质油菜单产如此之高,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从20XX年低芥酸油菜“81008”引种试种成功到20XX年双低油菜品种“84001”引种成功,经各县协同,多点试验、示范、逐步扩大示范推广,截至20XX年止,“81008”在**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312000亩,按20XX年生产资料不变价格计算,经济效益共达623.56万元;双低种“84001”累计推广84000亩,创经济效益306.13万元。两个品种合计创经济效益929。7万元,接近壹千万元。这一统计结果是20XX年底,全省地州农科所估算得出的一致结论,评估资料现存地区农科所资料室。

推广优质油菜,提高油菜品质,对增进人体健康,社会效益明显。特别是双低油菜,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优质油菜,还由于油枯中所含芥葡萄糖甘低于千分之三,可直接用于饲料,对菜籽综合利用,促进畜牧业发展,提高油菜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都具有深远意义。

我自己的以上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低芥酸油菜“81008”引种示范推广》课题获20XX年**省人民政府三等奖(本人是第二完成人)《‘双低’甘兰型油菜良种“中双一号”引种推广》课题获20XX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是第二完成人),《推广双低油菜“84001”,促全区油菜大丰收》课题获20XX年度国家农业部丰收奖(本人是第一完成人)。

3助理农艺师工作总结

Xxxx,男,20XX年7月生,20XX年11月参加工作,20XX年5月22日获助理农艺师资格,20XX年5月30日被聘为助理农艺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品种的繁育、实验、示范等工作,现将近年来的政治思想表现、专业技能、取得的成绩等简要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表现

任职以来,能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十六、十七、十八大文件精神,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工作积极,作风正派。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统一,经常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到第一位,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为汝南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感自己的知识不足,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先后系统地学习了《作物栽培学》、《植物病理学》、《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新技术应用》等专业书籍,另外又从报刊、杂志上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术,经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再加上我多年深入农业第一线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很快熟练掌握了农技推广、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和技能,在工作中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同时我还注视新品种的发展动态,对新技术,新品种积极进行引进和推广,搞好实验、示范、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向有关专家咨询,直到把问题解决。由于我虚心学习,不耻下问,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本人也练就了过硬的本领,现在生产中遇到的个别技术疑难问题,能及时解决,已经达到了中级职称人员所具有的水平。

三、主要工作业绩

任助理农艺师以来,积极搞好板店乡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引进、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的实施等工作。累计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0项,包括小麦的前氮后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宽窄行种植等,推广应用面积82万多亩次,增加粮食1.1亿斤,增加经济收入0.9亿元。引进推广新品种16个,其中小麦品种有内乡188,郑麦9023、西农979、矮抗58等9个,玉米新品种有掖单2号、鲁单981、郑单958、浚单20等6个。20XX年以来,我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在板店乡刘营、板店、仲庄、王庄等村开展了小麦、玉米的高产创建工作,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物质补助,使创建区内的粮食产

量有大幅度提高,平均亩产较非创建区提高80公斤以上,创建区内增加粮食120多万斤,增加经济收入115万元左右。我还利用农闲时节和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对群众进行培训和指导,每年都要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10多期,培训农民1800多人次,面对面指导群众600多人次,通过我的培训和指导,使我乡群众的种田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同时还与其他同志一起建好新品种展示田,每年都对小麦、玉米新品种进行展示,我作为一名成员,积极参与到新品种的展示中去,搞好观察记录,对表现好的加以推广。在任助理农艺师的这近8年间,我为板店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成果与论文

20XX年9月我获得了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颁发的《西瓜无公害高效栽培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贰等奖第九名。

20XX年7月在《河南农业》上发表《无公害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沦为一篇。

五、获得的荣誉

1、20XX年被板店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20XX年被汝南县人民政府评为沼气建设先进工作者;

3、20XX年被汝南县委、县政府评为农业农村先进工作者。

20XX年9月30日

4晋升农艺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于20XX年7月参加工作,20XX年12月获得助理农艺师资格。现任镇推广站副站长。自任现职以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学习、更新专业技术知识,于9月参加广西大学农学专科函授班学习,6月顺利毕业;同时长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各项技术指导,把农业科技培训送到生产第一线,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现将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建设方面

本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平时积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认真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各种政治理论知识,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并积极参加广西大学大专班函授及本系统组织的各种农业技术培训,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三农”,为我县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竭尽自己的所能。

二、在工作业务表现及主要业绩方面

(一)认真抓好粮食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

1、积极做好双杂良种推广,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镇粮食稳产增产,不断提高粮食向优质化方向发展:多年来,积极做好良种良法的推广,认真抓好各个关键环节的培训、指导服务工作。使全镇38000多亩水稻良种种植覆盖率达到97%以上,推广优质谷种植面积达28500多亩,占良种种植覆盖率达75%以上;单交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3000多亩,占全镇种植面积的85%以上。按照主管局的具体要求,我们以供种为契机,在供种期间加强对农民水稻浸种催芽技术、种植技术常识及新技术的培训,为全镇粮食稳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2、积极抓好“三免”栽培技术推广:几年来,我结合实际情况,在我镇农业生产中大胆推广“三免”栽培技术。,推广水稻免耕栽培技术1300多亩,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多亩,红高粱免耕栽培技术1545亩,油菜免耕栽培技术800多亩,通过推广“三免”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

3、认真做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工作:主要参加了六寨镇甲棉村百亩玉米高产示范工作,实施玉米高产示范104。8亩,种植品种主要是正大619、迪卡009、正红2号,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353.4公斤,比本地常规品种增产100—150公斤,增产40%以上。主要参加了六寨镇壮里村百亩水稻高产示范工作,推广超级稻中浙优,平均亩产624公斤,比对照平均亩增产142.5公斤。粮食高产示范片的创建,推动了全镇粮食生产向高产化、优质化发展。

(二)认真抓好经济作物的技术推广工作

1、抓好长角辣椒生产工作:切实抓好长角辣椒标准化生产指导服务,长角辣椒是我镇农产品五大品牌之一,每年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以上,产量达4800吨以上。从制定南丹县长角辣椒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以来,我每年都主要参与实施3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的建设,通过三年的实施,8月通过自治区农业厅专家组的评审,获得了长角辣椒产品区域的审定。

2、抓好烟后红高粱免耕栽培技术推广:经过几年的探索,在我镇烟后种植红高粱产生的效益最明显,结合我镇是全县种烟大镇的特点,以连片种植为主,推广烟后秋高粱240亩,后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214公斤,推广种植烟后秋高粱1260亩,平均亩产276公斤,高产的达413公斤,推广种植烟后秋高粱1545亩,平均亩产280公斤,高产的达425公斤。

3、积极引导农民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规范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几年来,抓好甲棉村者来、坝陇屯,龙马村拉要屯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促步规范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引导群众加强农业食品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4、当好冬季农业综合开发的引导者,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冬季农业综合开发是我镇群众实现再增收的好项目,长期以来,坚持抓好冬季农业产生工作,充分利用资源,结合免耕栽培技术,以“双低”高产油菜为主要种植品种,每年推广种植25000亩以上,建立示范样板500亩以上,平均亩达167公斤。

(三)认真开展各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

1、每年坚持引进一些新品种、新技术作试验、示范及推广:几年来,每年结合一些新技术进行10个超级稻品种、10个玉米品种、3—5个红高粱品种、2—3个长角辣椒品种、3—5个油菜品种试验、示范,为种植模式和生产用种提供理论依据,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资料。

2、完成烟地套种红(彩)薯引种试种任务。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烟地套种红(彩)薯引种试种任务,经实地测产,红薯平均亩产1047公斤,一般商品红薯800多公斤,亩产经济效益480元,试验取得成功。

3、开展油菜、马铃薯免耕栽培试验示范。作为主要参与者,一是开展油菜、水稻固定厢沟免耕栽培试验取得成功。二是开展马铃薯、水稻固定厢沟免耕栽培试验,其中马铃薯平均亩产2206.8公斤,商品率87.5%,水稻平均亩产604.8公斤,试验取得成功,这些试验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四)认真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1、增强责任感,认真实施植保减灾保产工程,切实抓好病虫测报工作:几年来,坚持按照县局病虫汇报工作制度到田间地头进行病虫预测预报调查工作,特别是这几年“两迁”害虫危害严重,在病虫多发季节,我坚持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进行防控工作。在病虫防治紧急期间,我坚持做到“531”工作制度:那就是5天汇报一次全面防治工作情况,3天出一次防治通知和虫态发生情况信息,1天进行一次防治工作交流会和培训进展情况汇报。通过培训,加强组织,统防统治,提高综合防治能力,使我镇粮食遭受虫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每年指导群众进行病虫防治面积达3。2万亩次以上。

2、认真完成农业部土壤诊断与配方施肥项目及野外抽样调查的各项工作任务:10月至1月,用3个多月的时间,完成全镇19个村(社区)378个自然屯426个样的抽样与调查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作了好的基奠。

3、完成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在1、2月进村入户调查我镇种植业污染源工作,普查的内容有户主及他的地块所处地形坡度、是否为梯田(非梯田种植方向)、地块类型、地块种植模式及使用农药情况等等,两个月时间完成了103户农户的地块调查。

(五)做好各项农业技术培训工作

几年来举办科技培训和现场会等共计190期次,培训人数1386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7万多份,接受农民咨询50000多人次。培训内容主要有“三免”栽培技术、烟后红高粱免耕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及农药合理使用技术、长角辣椒提纯复壮标准化栽培技术等,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使农民掌握到科学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能。

三、论文发表及获得奖励情况

(一)论文发表情况:

1、8月与他人合著(第一作者)的论文《冬种免耕马铃薯不同用种方式试验研究》登载在《安徽农学通报》第(15)期。

2、9月于他人合著的论文《桂西北石山地区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对比试验》登载在《现代农业科技》第(16)期。

(二)工作获奖情况

1、获得自治区农业厅全区农业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先进个人

2、获得南丹县农业局先进工作者

3、获得南丹县农业局系统先进工作者

4、获得南丹县农业局系统先进工作者

5、获得南丹县农业局系统先进工作者

四、符合晋升条件情况

对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系列农艺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和自治区有关职改文件,本人认为具备和符合晋升农艺师条件要求,其中:

(一)思想政治合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

(二)学历、资历符合: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5年,其中任助理农艺师13年;

(三)外语符合:在县级基层单位连续5年以上在野外从事农业工作,符合桂职办[]122号、桂职改[]1号文件规定的“在乡镇以下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条件,并已获市职改办免考资格审核;

(四)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三个模块)成绩合格;

(五)任现职以来,每年完成农业部门及政府人事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并通过各项继续教育考核测试;

(六)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符合: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了长角辣椒标准化种植推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三免”栽培技术推广,符合“作为主要参加者,制定或执行两项以上本部门或本地区范围内的农业生产、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规划、计划方案”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七)业绩成果条件符合:获助理农艺师职称以来,先后获得自治区农业厅、县农业局先进工作者称号,符合“在参加科技兴农、技术推广、技术开发、经营管理中,取得一定成效,得到县级或相当于县级单位以上业务主管部门认可“的业绩成果条件;

(八)论文条件符合: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篇(其中有1篇是第一作者),符合“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篇(第一作者)“论文条件。

综上所述,本人自任助理农艺师13年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爱“三农“工作;系统地掌握了粮食作物、蔬菜、油菜等理论知识,并能较好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同时善于总结,撰写了专业技术论文。有较丰富的农业技术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组织实施科技项目能力较强,在发展壮大南丹农业经济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人认为已符合晋升农艺师条件要求。

5农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农艺师工作总结

**县**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本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于20XX年被分配到**县**镇农技站工作,现任**县**镇农技站站长,20XX年晋升为农艺师。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19年,始终奋战在农技推广第一线,工作中做出了一定成绩,特别晋升为农艺师年来,农技推广工作成绩明显,为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符合申报高级农艺师的基本条件,现将任现职以来的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思想和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八年来,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工作中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中央、省、市的有关文件精神,领会其中的内涵,作为工作的向导,把服务兴农作为第一宗旨,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把生产实践和理论充分结合起来,自觉将自己放在最艰苦的位臵上进行锻炼,全力投入工作,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和镇委、镇政府的表彰、赞扬和好评。八年来,我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被群众称为科技致富的“引路人”,为民办实事的“科技干部”。在我的带领下,我站也从一个固定资产不足50万元的小站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固定资产560多万元,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和小麦良种推广、繁育、销售于一体的经济强站。**镇农技站连年被**县农业局、人事局和**镇委、镇政府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XX年被中国科协评选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XX年被泰安市纪委评选为“泰安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200711月被省农业厅、人事厅、财政厅评选为“第六届山东省优秀乡镇农业技术人员”,20XX年被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评为“全国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先进个人”,200412月被泰安市农业局、人事局、财政局评选为“第五届泰安市优秀乡镇农业技术人员”,20XX月被泰安市总工会授予泰安市“振兴泰安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XX年被泰安市科协评选为“泰安市百名农村科技致富专家库”专家,20XX月被共青团**县委授予第八届“**杰出青年”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县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

二、认真实施科技项目,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农业要发展,以项目为载体,实现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的对接至关重要,为此,多年来,我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搞好农业项目实施,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现实的生产力应用于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八年来,共实施各类农业项目10多项,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项项、省部级1项、地厅级4项。20XX结合实现优质小麦产业化”项目,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20XX年参加的“泰安市300万亩优质小麦、玉米无公害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省丰收奖二等奖,“**镇万亩山药无公害栽培及产业化开发”、“有机绿芦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小麦、玉米两熟高产优质高效技术集成研究应用与推广”等项目获泰安市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三、加强技术经验总结,拓展业务交流空间。

任职以来,及时将各种先进生产经验和试验、技术进行详细认真的总结,撰写出高质量的专业学术论文8篇在国家、及省级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主要为:20XX月《安徽农学通报》“番茄新品种-俄罗斯番茄的高产栽培技术”(独立作者);20XX月《中国农业科技》“茄子新品种-太空大青茄的高产栽培技术”和“一种纱网室内苦瓜杂交制种的高产栽培技术”(均为第一作者)20XX年第一期《作物杂志》“影响棉种健子率的因素和对策”;此外在《山东农业科学》、《吉林蔬菜》、《农业知识》等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四、立足本职,扎实做好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各项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

1、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20XX年以来,我紧紧围绕国家一系列的强农惠农项目的实施,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指导下,做好农业良种良种补贴工作,累计落实小麦良种补贴面积26。6万亩、玉米20推广了潍麦8号、泰山9818、淄麦12号、济麦22、良星66、号等十多个优质小麦良种450多万斤。推广郑单958、浚单20、丰聊008、中科11、鲁单6041等玉米良种10多个。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减轻了农民购买良种的负担,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截止到目前,全镇小麦、玉米良种覆盖率已达98%以上,农民亩均增收100多元,新品种增产潜力得到巨大发挥。

2、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20XX年我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五年来,我共对全镇个村的地块,采集土样个,为配方施肥科学配方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五年累计落实小麦、玉米配方肥4000余吨,推广面积达到8万多亩,亩节本增效100多元,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有力的推动了全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

3、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为此,近几年来,在县农业局和镇政府的领导下,我广泛开展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累计培训一村一品示25个,核心户5000余户,举办培训班80余次。通过培训,大力推广了无公害芸豆、山药、芹菜、小麦、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配方施肥技术,黄瓜、豆角等各类蔬菜制种技术等20余项农业实用新技术。搞好种养大户、加工能手、营销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和培植工作,借助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项目平台,鼓励和引导他们接受高层次的培训,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几年来,共培植各类农村实用人才20多人,他们正在成为促进全镇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的排头兵。

4、做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八年来,共承担上级业务部门试验示范20余项,对每一项示范项目,严格按照要求,认真做好示范点上的技术指导,田间考察,记录工作,做好试验总结,各项工作均受到市县农业专家的肯定和好评。为种植模式和生产用种提供理论依据,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资料。

5、完成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在20XX月进村入户调查我镇种植业污染源工作,普查的内容有户主及他的地块所处地形坡度、是否为梯田(非梯田种植方向)、地块类型、地块种植模式及使用农药情况等等,两个月时间完成了600户农户的地块调查。

6、做好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工作为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几年来,我镇大力实施了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20XX年我镇沼气池建设以刘庄村为试点,共建设沼气池100个。通过沼气池建设,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态意识和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而且大大减轻了农户的生活成本和生产成本费用。

五、当好政府参谋,做好大田技术指导工作,促进全镇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生产和制种这两个传统专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我向镇委、镇政府提出了“培植优势、扩大规模、创立品牌、兴建基地”的农业发展规划,通过近几年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全镇蔬菜生产及制种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1、推动了蔬菜制种产业健康发展蔬菜制种是我镇农业支柱产业,为将该产业做大做强,多年来,我积极协调制种专业村与天津黄瓜研究所、扬州市种子公司等单位发展订单农业,并于20XX年在**县民政局注册登记成立了**县**镇蔬菜制种研究协会。20XX年12该协会被中国科协评选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在公司和协会的引领下,到20XX年底,全镇黄瓜制种发展到4000亩,豆角、芸豆、芹菜制种发展到6000亩,各类蔬菜制种亩效益在5000元以上,对于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意义重大。

2、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搞好“三品认证”在我的策划和组织下,我镇成功申报了“伏乐”牌无公害芹菜、芸豆、“恒乐”牌山药、“至京山”山药等“三品认证”。现在全镇已认定有机食品色农产品13个,认定面积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远销国际市场及国内大中城市,带动了当地白马蔬菜批发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该市场现已被认定为泰安市农业龙头企业,逐渐成为鲁西南十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年交易额突破2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六、搞好科技创新,扩大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特色农业发展

1、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向结合为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增强为农业服务能力,我积极参加农业继续教育和自学考试。20XX月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毕业证书,20XX月,完成了山东农业大学农学本科层次学习,20XX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20XX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同时,我还利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镇农业发展。几年来连续参加“科技四下乡”活动,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传递到广大农民手中,送科技到田间地头,不失时机地向群众作宣传、搞培训、发放明白纸,提供致富信息,共写出各类技术意见60多期3000发放宣传材料6万多份,现场培训农民2万多人,及时有效地指导了农业生产,切实负起了一个农业技术人员应该担负的职责。

2、建设了中科院(**)航天工程育种基地为推动**镇蔬菜产业快速发展,20XX月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签订太空蔬菜育种合作协议,我镇培育的伏号茄子、伏春1号黄瓜搭载“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目前经过株行圃种植,性状表现良好,比一般品种增产幅度超过20%,同时在太空育种巨大产业优势的影响下,多家企业投资建成了占地200亩的白云太空蔬菜加工基地和占地600亩的泰安凌云高效农业示范园两处,太空蔬菜正在由试验基地走向市场。自20XX年以来,**太空蔬菜已获山东省科技厅、科协、泰安市科技局等多家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目前,太空蔬菜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3、加大科技项目引进力度农业要发展,项目拉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此几年来我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业务专长结合全镇农业发展实际,搞好项目策划、包装和提报。先后争取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点课题项目、泰安市科技攻关项目多项,争取项目资金400多万元。20XX年在农业局领导下,完成了“**县**镇标准粮田”项目的申报,争取项目资金260万元;20XX年12月,向国家标准委申报了有机蔬菜标准化示范区,争取项目资金万元;20XX年申报“太空蔬菜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项目获得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20万专项资金扶持;20XX年帮助位于**镇的**县全兴种业有限公司申报了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点课题项目--“高产抗病牛腿山药品种选育及开发”,争取项目扶持资金20万元;20XX年向省科协申报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获项目资金万元;20XX年争取泰安市科技攻关计划及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示范乡镇项目一项,争取项目资金10万元。一系列农业科技项目的争取与实施为科技强县、富民强县增添了较大的科技和经济基础。

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探索公益性农技推广和经营服务相结合的新路子近年来,针对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农民科技素质和政策意识的增强,这对于农业科技推广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和全站人员,正确分析当前的形势,审时度势,结合本镇实际,找准突破口,选准着力点,定好结合点,依托农技站经济实体,20XX年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了资本100元的“**县神农种业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商标,明确了法人。

经过几年发展,公司现在年销售小麦良种150多万公斤,蔬菜良种万多公斤,年创利润30多万元,真正地把农业技术推广、种子供应等多种职能推向社会,推向市场,整合了农业资源,充分发挥了农技站职能由农业技术推广趋向市场化运作,走上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在当前乡镇政府还是吃饭财政的状况下,为公益性农技推广提供了资金支持,解决了公益性农技推广资金不足的难题,推动了公益性农技推广事业的快速发展。20XX年在我的推动下,以镇农技站牵头,10组建了小麦良种协会,建立了西代、东代、大吴、云山、双庙、程海、前**等小麦良种基地,小麦良种面积达到5000多亩,受益农户达到3000多户。20XX年,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我和站其他人员创建了“**县绿之源科技有限公司”示范园,园区占地110亩,有标准化冬暖式大棚60要从事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绿色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和示范推广工作,该园区20XX被认定为“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XX年被泰安市科协评为“泰安市科普惠农示范基地”;2110月认定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总之,任现职八年来,我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各级领导好评。但是,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深知距农民的要求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差距还很大,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切实扎根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20XX年8月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