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一喷三防工作总结

时间: 08-10 栏目:总结

1宁强20XX年一喷三防总结

小麦是我县主要夏粮作物,抓好小麦一喷三防是确保夏粮丰收的关键措施。根据汉中市农业局、汉中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XX年汉中市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贴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20xX49号】及《20XX年汉中市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贴资金实施方案》的精神和要求,我们结合本县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了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现将我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任务。根据各镇小麦种植面积和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及苗情长势综合分析研究,迅速将任务分解到大7.5万亩。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和微肥混用和交替使用的方法,突出小麦灌浆扬花期最后一次田管,有效控制病害、虫害和后期脱肥,达到防灾减灾效果。

二、及时制定实施方案,规范项目实施。接到市局文件后,县农业局经过研究,迅速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以宁政农发(20XX)19号下发实施各镇和单位。实施方案明确了补助标准、补助对象、实施区域和补助操作程序。县上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局、财政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镇镇长、县农技中心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积极协调配合,精心安排部署,做到责任到人,指导到户,落实到田,确保了该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三、严格操作程序,发挥补助作用。

1、以各镇实施任务初定补助资金。由于补助资金有限,按照每亩5元的标准,全部用于防病防虫药剂、叶面肥、机防用油、人工工资的补助。由县农技中心和相关镇农技站负责物质组织发放和农户防治指导,镇农技站以组织农户统防和示范点为主,确保了资金集中使用和防治连片,提高了一喷三防效果。

2、核查面积,公示公开。各镇农技站对作业面积登记造册,经镇政府初审复核后报县农业局、财政局。县农业局、财政局在作业结束后,组织人员对各镇作业面积和质量进行抽查验收,抽验比例10%,并在镇政务公开栏里公示,公示天后,确定最终补助面积和资金。通过检查验收,面积准确,效果良好,相关实施镇和实施单位严格执行了惠农资金使用的“七个不准”。

四、统筹规划,集中连片。为了充分用好有限的资金,突出实施效果,各镇农技站和所在镇政府以县局方案为指导,坚持整村推进,集中连片为原则,认真规划地块,提高了统防统治效率与效果。据统计,12个实施镇共有48达到一喷三防整村推进,面积2.1万亩,;跨村连片作业面积3.7万亩。每个镇建立示范片2个,其中燕子砭镇在中坝村、沈家坝村,阳平关镇在镭鼓台村、小渔村示范片还树了一喷三防标示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带动和引导作用。

五、多措并举,推进任务全面完成。由于资金下达晚,我县小麦大多进入扬花灌浆阶段,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确保全面实施和效果,相关实施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筹措,工作交替进行,使一喷三防有条不紊地得以开展。

1、广泛宣传发动。实施单位和相关镇通过各种形式加大防灾减灾关键稳产增产技术补贴政策的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项目补贴重点、补贴方式,操作程序,使他们知道补贴不是撒胡椒面,而是通过统一防治带动广大群众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和主动实施增产措施,是一种引导而不是大包大揽,提高了群众自觉开展一喷三防的主动性。

2、加大技术指导。县农技中心和镇农技站通过集中办点、现场会、培训会等各种形式进行一喷三防技术培训和咨询,在整村推进的48个村各开现场培训会一次,跨村连片实施区开展培训会2次以上,印发技术宣传资料13000使一喷三防技术得到规范应用。

3、物质及时到位。县农技中心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及时组织一喷三防药物和微肥,以最快的速度将三唑酮4吨送达相关镇农技站,相关镇农技站在药物未到达前,率先进行检修防治器械并就近购买汽油、组织机手,药物到达后,立即动手发放药物,开展登记造册工作,确保了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一喷三防任务。

4、喷防形式多样。面对一喷三防工作时间紧,小麦生长季节不等人的困难,相关镇政府和农技站一方面组织统防统治,由农技站统一付机手工资补助,统一供应药物,统一调配,12个镇统防统治面积2.6万亩。另一方面把药物发放到农户手中由农户在规定时间内自防,规定时间内未防的,由检查组把药物收回调配给其他地方使用。统防与自防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加快了喷防进度,为我县今年小麦的稳产增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宁强县植保植检站

20XX年6月4日

2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总结

青农委计财字〔20XX〕18号签发人:由翠玉曹彦平青岛市农业委员会青岛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XX年菜果茶标准化创建工作的通知各区、市农业(林、发)局、财政局:为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能力建设,提高菜果茶等产品应急供应能力,提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农业高产创建工作的通知》青岛市农业委员会青岛市财政局(农办财〔20XX〕51号)要求,切实组织实施好20XX年“菜果茶”标准化创建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创建目标

以提升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为目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加强指导服务,创建12个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基地,增强我市园艺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及蔬菜的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二、建设原则

(一)自愿申报。按照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通过青岛农业信息网公开项目申报要求、补助标准和补助范围等;符合申报条件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已获国家、省、市级认证的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申报。其中:对龙头企业的补助资金控制在全市资金总规模的30%以下。

(二)先建后补。该项目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严格按照项目单位提交的项目申报书,对照需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建设的内容是否与申报计划的实施内容一致,项目建设内容必须在20XX年当年实施,对于以前年度实施的、对照实施内容不一致的将不予补助。

三、实施范围和补助标准

(一)实施范围:根据《20XX年农业高产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扶持纳入《全国蔬菜发展规划(20XX-20XX年)》和大沽河流域现代农业重点县,扶持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生产基础较好的菜果茶标准化创建基地。项目优先安排改扩建。其中,每个露地基地规模要达到1000亩以上,每个设施基地规模达到200亩以上(设施内面积)。

(二)补助标准:20XX年青岛市菜果茶标准化创建的补助标准为每个标准园50万元。按照“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的原则,结合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建设工程,市级财政加大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建设力度,重点发展蔬菜标准园,兼顾果品茶叶等标准园。

四、建设重点

根据《20XX年农业高产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20XX年,青岛市菜果茶标准化创建补助重点内容:

一是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生产技术。分品种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张挂到标准园醒目位置及每个温室大棚;组织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并指导农民切实按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田间管理。

二是改善基础设施生产条件。重点配置防虫网、粘虫色板、杀虫灯、性诱剂、防雾滴棚膜、避雨栽培、滴(喷)灌及果园矮砧密植支架、防雹防霜网、果实套袋等生态栽培物化技术,完善田间工程、温室大棚、集约化育苗、田头预冷等基础设施条件。

三是实施全程质量安全管理。投入品实行专人负责,建立进出库台账;生产档案统一编制,详细记载农事操作;定期检测产品安全质量,确保安全期采收、不合格的产品不销售;统一包装和标识;申报单位必须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实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开展职业农民培训。申报单位必须组织生产经营者参加市、区市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可建立“田头学校”。项目承担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在上述建设内容中自主选择建设重点。

五、实施步骤

(一)项目申报(20XX年7月1日--7月20日)。“菜果茶”创建项目,实行自下而上申报。各项目申报单位按照申报通知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建设内容,填报项目申报书,明确需要中央财政资金补贴的建设内容(必须为20XX年建设),向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申报,经县级农业、财政部门审核后,由所在市(区)农业、财政部门联合行文上报市农委、市财政局。自20XX年起,承担过“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的实施单位,今年不得申报。

(二)项目初选(20XX年7月21日--8月10日)。市农委、市财政局组织专家对项目申报单位进行评审筛选,确定项目实施拟扶持单位,按规定程序在青岛农业信息网上进行公示,并在公示中明确建设内容,候选项目单位数量不低于立项项目个数的120%,公示时间7天。

(三)项目实施(20XX年8月10日--11月10日)。项目实行先建后补、先验后拨、末位淘汰的方式,各项目单位要按照项目申报书内容进行项目建设,确保在20XX年11月上旬完成建设任务。建设内容与项目申报书内容不一致或没有全部完成的不予补助。

六、验收程序

(一)竣工初验(20XX年11月11日--11月20日)。项目建设达到创建标准后,由区(市)农业局会同财政局组成联合验收工作组,严格按照项目单位提交的项目申报书对项目组织初验。初验采取量化考评方式,依据农业部“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验收考核表进行考核验收。对初验合格的标准园公示7天。对在公示期无异议的,区(市)农业局会同财政局形成初验意见,向青岛市农委和市财政局提出正式验收申请,并附初验意见和区(市)创建工作总结。项目初验应在20XX年11月20日前完成。

(二)竣工验收(20XX年11月21日--11月30日)。青岛市农委、市财政局以农业部“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技术考核验收评分标准为基础,组织专家于20XX年11月下旬对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项目候选单位进行现场评审验收。

(三)结果公布。验收结束后,按规定程序将验收结果在青岛市农业信息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7天,无异议后,最终确定项目补助名单。

(四)资金拨付。市财政根据确定补助名单将资金拨付县级财政,县级财政要及时将补助资金拨付给项目单位。

七、保障措施各级农业、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协调配合,切实将此项政策作为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菜篮子”产品应急供应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青岛市农委、财政局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协调小组,加强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项目实施领导协调小组由市农委和财政局分管领导及有关处室负责人共同组成,主要负责项目管理、组织实施、落实措施、检查督导等。各市(区)农业、财政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项目实施领导协调小组。

(二)明确责任分工。市农委和财政局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监督管理,及时部署项目申报、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验收和绩效考评,对评审验收结果进行公示,并将补贴资金拨付县级财政部门。市(区)级农业和财政部门负责对申报项目的初审和实地核查,组织项目实施,及时将补助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

(三)严格资金管理。按照创建方案资金预算使用,明确管理责任,严格工作纪律,各区(市)农业、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管理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不得挤占、挪用;项目承担单位资金使用符合支出范围,会计核算资料规范、齐全、有效,不得白条入账、不得有大额现金支出。项目建设完成后,要编制竣工决算,经有资质的中介审计机构或由当地审计机关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四)强化监督检查。各级农业、财政部门要加强项目督导和检查,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实施成效。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要按规定严肃处理。要定期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进行技术指导,督促各项技术和工作措施到位,完成建设目标任务。

(五)加强绩效考评。青岛市根据农业部下发的绩效考核评分标准,结合项目验收全面开展绩效考评工作,重点对项目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最终成果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绩效考评结果将与下一年度各区市项目申报资格和补助资金挂钩。

(六)强化宣传引导。对菜果茶标准化创建活动要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媒体等传播平台,宣传标准园创建的意义和目标,努力使标准园创建活动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经济效果。各区市要注意总结创建工作中的成效及经验,并及时报送给青岛市农委种植业管理处,每个区市上报信息不得少于3篇。

八、工作要求

由于20XX年菜果茶标准化创建项目申报时间紧、任务重,各区(市)农业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按照本《通知》中的项目申报条件、实施范围、建设内容、补助标准等要求,指导项目申报单位编制好项目申报书。各区(市)审报数量不超过3个,于7月17日前以农业、财政联合正式文件将项目申报书(一式四份)报市农委和市财政局,同时报送电子版。

320XX年一喷三防工作总结

按照市农业局、财政局【关于印发20XX年**市冬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业计财20xX8号)要求,为了保障专项资金落到实处,确实起到小麦减灾丰产的作用,我区有关各部门高度重视,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认真组织实施,圆满的完成了小麦“一喷三防”各项工作任务,保障了我区夏粮的丰产丰收。现就我区小麦“一喷三防”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的主要成效

我区冬小麦“一喷三防”应施面积6.5万亩,实施面积6.5万亩,采取药肥物化补助方式,其中由农户自防面积5.8万亩,委托**市**区利民机防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统防面积0.5万亩(涉及2个乡镇,3个行政村),村级统防面积0.2万亩(涉及1个乡镇,2个行政村)。经实地调查和产量评估,防治效果明显:统防防效为91﹪,农户自防防效为86﹪,使麦穗蚜、叶蝉、白粉病、锈病等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较对照每亩增产分别为16公斤和15公斤,全区共增产小麦982吨,产生经济效益235.7万元。

二、项目实施情况

(一)成立机构、制定方案

为了保障20XX年***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补助项目顺利实施,在接到市农业局、财政局【关于印发20XX年**市冬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铜农业计财R22;20xXR23;8号)后,我区及早动手,成立了以区主管农业副区长***为组长、区农业局局长***、区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的印台区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XX年***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补助项目实施方案】、【20XX年***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方案】;于4月26日在***镇召开了20XX年***小麦“一喷三防”工作专题会议,参会人员有区主管农业副区长**同志、区农业局、区财政局主要领导、各镇办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农办主任和有关防治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会上对我区冬小麦“一喷三防”工作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部署。

(二)招标采购、保质保量按照【20XX年**区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补助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补助实施方式药肥物化补助,每亩补助标准为价值5元的防控物资,补助对象为项目区内自愿实施“一喷三防”的农民和服务组织。为了保证防控药肥质量、价格和及时采购到位,及时成立了有区农业局和财政局参加的招标领导小组,制定了招标方案,委托陕西公立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代理招标,于5月9日在***会议室召开了招标会,以邀请招标方式最终确定了**益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为物料采购单位。依据供销协议,截止5月10日,供给小麦“一喷三防”所需物资11.84吨,价值32.17万元,其中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0.96吨,10﹪吡虫啉可湿性粉0.66吨,15﹪三唑酮可湿性粉2.5吨,12.5%戊唑醇水乳剂1.32吨,99﹪磷酸二氢钾粉剂6.5吨。

(三)及时发放、确保到户物资采购回来后,根据20XX年***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补助项目任务分解表,中心立即通知有关镇办和专业防治组织做好药剂的领取工作,药剂由中标公司在**的监管下直接送往各镇办,各镇办签收。药剂到各镇办后,由各镇办及时发放到村组,村组及时发放到户。为确保防治药剂能够及时发放到户,喷施到田,杜绝漏发和少发现象,要求各村组在领到药剂3天内全部发放到户,发放时对本村组小麦面积进行张榜公示以接受群众监督,物资发放到户花名册实行农户亲笔签名报农技中心备案,各村组基本都能按照要求严格执行,保证了药剂的及时顺利发放。防治专业队所需药剂由农技中心供给,在中心的监督和村组的配合下开展统一作业。

(四)示范引导、统防统治为了积极引导农户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区农技中心在**镇双碑村、**村和**镇**村各建立了3000亩和20XX亩统防示范点,开展统一防治。为了保证统防效果和面积,以便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与***利民机防农民专业合作社鉴定了统防协议,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统防作业实行整村推进,从5月10日至5月25日,利民机防农民专业合作社每日组织机手20余名、出动药械20余台分两个组在统防区域内开展统一作业,防治期间,农技中心每天派人跟踪监督和镇上、村组干部配合。利民机防农民专业合作共开展集中作业16天,防治面积0.5万亩,带动村级统防作业0.2万亩。中心通过对防效调查,明显优于农户自防,体现了统防统治的优势,对我区专业化防治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推动作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监督检查。在防治药剂发放和大田统防工作中,区农业局多次组织专项检查,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其间,省植保工作总站、市植保站也对我区“一喷三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大大推动了防治工作的开展,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做好病虫监测。为了准确掌握我区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区农技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我区小麦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多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技术方案,并在项目实施完成后进行了防效调查,掌握各种防治形式的防治效果。

(三)开展宣传培训。为了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做好小麦

“一喷三防”工作,区农技中心采取了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装备宣传车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工作,共召开现场会1次,举办培训班2期,发放明白纸5000份,出动宣传车十余次,行程近千公里。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由于我区小麦种植面积不大,且比较分散,给统防带来一定困难,统防面积相对较小。

2、药品包装较大,给分户发放带来一定难度。

3、需继续扶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化组织建设,为今后的统防工作提供保障。

4市中区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总结

根据省市农业、财政部门关于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有关精神,我区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工作领导,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卓有成效。现将我区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落实情况

市中区小麦“一喷三防”计划实施面积14.38万亩,其中农机合作化服务组织实施完成6.1万亩,各村组织实施完成8.28万亩,统防统治面积11.16万亩,投入物化补助资金71.9万元。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为促进我区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开展,一是成立了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区农业局、区财政局负责人任副组长,各乡镇(光明路街道)分管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此项工作的管理,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成立了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由区农业局分管局长为组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业务科室及乡镇农技站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三是区乡两级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细化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严格资金监管,切实做到责任到人、指导到户,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工作取得实效。

三、规范程序操作,严格监管督查

农业、财政部门联合制定了《市中区小麦“一喷三防”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市中农字[20XX]19号)。严格按照每亩5元的补助标准,科学确定采购品种;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严把企业准入关,坚决杜绝不合格企业进入采购名单,并组织农业执法人员对应标产品进行检查,防止不合格产品混入其中。所有物质均由中标企业直接供货至乡镇、街道,乡镇政府核查各村小麦种植面积和所需农资数量,将农资发放到村,村委会负责核实各农户小麦实际种植面积和所需农资数量,将农资发放到户。各村在物质发放结束后,公示了各农户小麦种植面积、“一喷三防”农资品种及数量。

四、广泛宣传政策,加强技术服务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短信、技术培训以及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加强补助政策宣传,及时解答群众咨询,让农户充分了解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效果,让防治组织掌握科学施用方法,及时有效开展“一喷三防”。全区积极开展药肥合理安全使用宣传和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30次,印发明白纸2万份,实现“一喷三防”全覆盖。结合“基层农技推广改革示范县项目”,组织3名专家、61名技术指导员实行包村联户服务制度,监督乡镇、街道的补助物质发放,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全力做好技术服务,确保补贴物资送到哪里、技术服务就跟踪到哪里。

五、喷防形式多样,工作成效显著

面对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小麦生长不等人的困难,各乡镇、街道高度重视,积极筹措,一方面组织统防统治,充分发挥植保专业防治组织的技术优势和服务能力,按照“整建制、全承包、签合同”的要求,对丰产方和有经济实力的村开展大面积统防统治作业;另一方面把农资发放到农户手中,督促农户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自防,使“一喷三防”有条不紊地得以开展。统防与自防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加快了喷防进度,为今年小麦的稳产增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520XX年玉田县小麦 “一喷三防”工作总结

20XX年玉田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总结按照省农业厅《20XX年冬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补助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自唐山市小麦吸浆虫防控暨一喷三防专业化统防统治现场会召开以来,我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周密部署、狠抓落实,采取分散防治与统防统治相结合的办法,迅速掀起了小麦“一喷三防”热潮。为提高省拨物化补贴物资的使用效率,结合我县小麦生产实际,制定《20XX年玉田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集中力量打好以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为主的“一喷三防”攻坚战,力争夏粮生产十连增。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组织到位

为确保我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为指挥长,农牧局、财政局、公安局、交通局、气象局、水利局主管领导及各乡镇主管镇长为成员的“玉田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加强小麦重大病虫防控工作的领导,协调小麦“一喷三防”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县农牧局成立了由主管局长为组长、植保站和乡镇综合区域站为成员的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小组,负责“一喷三防”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

二、接收补贴物资,监管到位

截止5月8日,省拨杀虫剂4。5吨、杀菌剂21吨、叶面肥23吨全部到达我县,农业植保站与执法队及企业三方现场抽样封存,查验农药质量,并给供药企业出具接收手续。严格落实“一喷三防”物化补贴物资到货监收、责任人签收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接收管理。

三、迅速发放,物资及时补贴到位

为尽快将物资分发到乡镇及村户,由县政府农业办公室下达了《关于切实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紧急通知》,利用5月9日一天时间,将补贴物资全部按各乡镇小麦面积分发到乡镇,并将印发的15000份技术明白纸随物资分发给各乡镇,各乡镇政府将农药迅速下发到村,并负责监督村分发到户。镇(乡)、村两级分建台账,确保此次省补贴农药切实有效的防治小麦病虫害。同时为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开展,围绕小麦高产创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对其中14个专业化组织进行了药剂直补,提高组织防治水平和规模。在发放物资的同时,加强督导。为了抓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镇(乡)和村补助物资落实情况逐级登记造册,县农牧局深入20个乡镇对补贴物资发放情况全面核查,保证补贴物资专用于小麦病虫害防治。

四、强化宣传报道,技术宣传到位

为确保小麦病虫害“一喷三防”工作及时、高效的开展,除下发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资料15000份以外,县电视台“农事经纬”栏目组于5月9日在植保站现场录制了技术讲座,连续播放半个月,大力宣传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的重要意义和技术方案,此外,还充分利用网络、培训班、农民夜校、喇叭广播等多种方式宣传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培训农民1000多人,宣传发动农民8万余人,力争使全县农户家家有技术明白人,从而高效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

五、技术指导到位,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

为了促进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措施落实,农牧局抽调县、乡40名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调查,根据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了以小麦蚜虫、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等主发病虫害为防治对象的技术实施方案。并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将40名技术人员分至8个区域20个乡镇,并分别由1名副局长带队深入到全县的20个乡镇的村村户户,通过发放明白纸和现场讲解等形式,全力做好技术服务,确保补贴物资送到哪里,技术服务就跟踪到哪里。技术人员还纷纷走进田间地头,开展零距离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搞好小麦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在技术指导的同时,我县着重抓好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围绕小麦高产创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集强农民合作社、俊银农民合作社等14个专业化组织的典型带动示范作用,调动其他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的积极性,并在药械、技术和信息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采取统一管理、统一药剂、统一配方、统一施药的四统一原则,利用大中型植保药械开展小麦病虫害“一喷三防”工作,防效提高10%以上,施药次数减少1-2次,省工省时、节本增效。全县共完成麦田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面积达16万亩次。

六、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圆满完成,小麦丰收在望

我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通过植保站和各镇(乡)政府主管领导督导,物资发放正常有序,未发生截留、挪用和争抢事件。通过技术人员入户指导,全县的防治工作采取农民分散防治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结合的办法,由5月15日防治吸浆虫成虫开始,截至6月3日,全县已防治小麦病虫害86万亩次,其中麦蚜已普治一次,部分麦田进行了二次防治,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全部结束。

七、存在问题和建议

补贴的农药包装偏大,造成村户分发不易操作,个别农户有意见。建议今后直补的物资尽量采购小包装。

八、下一步小麦病虫防治工作安排

今年全县普遍开展的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已经结束,该项工作促进了小麦中后期的生长,为减轻病虫为害、提高小麦千粒重、促进小麦增产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一步将继续监测以白粉病为主的病害和预防小麦干热风,确保小麦丰收。

玉田县农牧局

20XX年6月3日

6河南嵩县20XX年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总结

为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农民增收。切实落实和使用好中央财政安排的小麦“一喷三防”专项补助资金,嵩县根据“河南省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补助资金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并结合我县小麦生产实际,经农业局、财政局研究制定了《嵩县20XX年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嵩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病虫草发生特点

今年嵩县病虫草害总的特点是中度偏轻发生年,轻于去年,病害重于虫害;草害同去年相同,主要发生叶枯病、红蜘蛛、麦蚜、纹枯病。共发生25.8万亩次,其中病害13.8万亩次,虫害12万亩次,草害10万亩。

麦蜘蛛:中度发生,轻于去年,发生面积4万亩;麦蚜:中度偏重

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吸浆虫:轻发生年,田湖发生较重。发生1万亩;纹枯病:中度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白粉病:轻发生年,发生面积3万亩;赤霉病:轻发生年,全县发生0.5万亩;叶锈病:轻发生年;叶枯病:是多年来最重的一年,发生5万亩,达4级;杆黑粉发生0.5万亩、全蚀病发生0.3万亩、地下虫发生1万亩。杂草:中度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

二、防治成效

全县共防治小麦病虫草害30.3万亩次,占发生面积35.8万亩次的84.6%,34万亩小麦全部开展了“一喷三防”。其中病害防治11.3万亩次,占发生面积13.8的81.8%;虫害防治9万亩次,占发生面积12万亩次的75%;草害防治10万亩次,化防3万,占发生面积10万亩的100%。结合病虫防治叶面喷肥34万亩次。通过防治减轻了病虫和干热风危害,提高了千粒重,挽回小麦损失1478吨。防治期间,共出动机器18352部,其中拉杆式机2台、机动350部,其它为手动喷雾器。使用农药48吨,其中杀菌剂20吨,杀虫剂22吨,除草剂6吨,叶面肥23.9吨,汽油3吨。建立测报点5个,安排测报员5名,印发病虫情报7期,县成立植保应急防治队伍5个,机器90台:民间植保服务组织5个,机器180台。县乡召开防治会议64次,建立示范点2个,示范田1万亩,专业化防治1万亩,综合防治3万亩,承包代治0.5万亩。印发技术资料10万份,培训干群3万人,其中农民6.5万人。

三、主要措施

今年我县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工作,除了麦播期采用了药剂统一拌种,三四月份对小麦红蜘蛛与纹枯病进行防治外,重点是搞好5月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

(一)、加强领导,确保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顺利开展

4月23日县农业局成立以正副局长为正副组长,各相关股室、站所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政策落实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把这项技术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田。20XX年4月24日,嵩农业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嵩县一喷三防补助资金实施方案”、同时农业局下发了“嵩县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意见”。县财政局及时安排落实“一喷三防”专项技术补助经费,县农业局负责“一喷三防”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具体实施。16个乡、镇相继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服务工作。

(二)、严格执行补助标准,迅速组织采购物资

根据省市要求,通过县政府采购中心,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5月3日从四个中标企业(洛阳市雅良农业有限公司、洛阳市嘉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广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采购农药、微肥42.9吨,共174.8万元。分别是15%三唑酮WP(100克/100袋/500件)5吨、5%高效氯氰菊酯EC(80克/50瓶/1000件)4吨、50%多菌灵WP(100克/40袋/750件)3吨、10%吡虫啉WP(20克/300袋/833.3件)5吨、20%丙环唑(10ml/400支/500件)2吨、98%磷酸二氢钾(200克/100袋/900件)18吨、喷施宝(10克/400袋/100件)0.4吨、金碘钾硼(20克/200袋/500件)2吨、水溶肥(25ml/400袋/350件)3.5吨。

(三)、确保药肥质量安全。

为了确保“一喷三防”实施效果,防止假冒伪劣农资品种坑农害农行为,项目资金在用于统一购买“一喷三防”物资时,按照上级要求,选择信誉高、产品质量好的农资供货单位,对通过招标采购的农药、肥料等物资,要加强品种检测,农业局对采购物资要实行逐批抽检并封样备查,供货企业所供各批次产品必须附有检测报告。对中标物资的检测可实行随时抽检,以确保农药、肥料产品质量。

(四)、规范操作程序

一是督促各乡镇核定所辖村、组、户小麦种植面积;二是农业局组织编印“一喷三防”技术资料,共印刷10万份,搞好技术培训;三是政府通过招标采购农药、微肥,确保产品质量和价格公平合理;四是按照核定户数和面积将采购的农药、肥料和技术资料发放到各乡镇,由各乡镇发放到村,再由村发放到户;五是物资发放情况和防治完成情况以村为单位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六是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用药。核查公示面积。由县农业局、县财政局组织力量,对各乡(镇)完成的作业面积和作业质量进行了验收和抽检,抽检比例15%。并将验收确认的作业面积在村政务公开栏中公示了7天,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五)、加强宣传,使政策和技术家喻户晓

县农业局组织25名机关干部、专家和农技人员分片包干,深入一线督导发放“一喷三防”补助物资,结合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和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活动,开展了“一喷三防”技术指导和服务,开展专题培训、专家讲座,并印发“小麦‘一喷三防’用药指南”技术明白纸,让农民一看就懂,明明白白。同时,县农业局会同县“两办”加强了督导督查,及时通报“一喷三防”防治进度。

在防治期间,通过召开现场会、县广播、手机短信、上街咨询、电视和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向农民宣传国家政策和防治技术,共印发技术明白卡10万份,电视讲座10期,举办培训班20期1000人次,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强化督导,加强技术指导。

我们今年采用的配方是:亩用5%高效氯氰菊酯40ml+10%吡虫啉40克+50%多菌灵80克+15%三唑酮70克+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减农药种类。

(六)、组织“一喷三防”现场会,带动全县开展防治

县农业局于5月2日在田湖镇洒落村召开了小麦“一喷三防”防治现场会,市植保站、农业局、田湖镇主要领导及各村委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全县共召开现场会16次,出动5个机防队300部机械,动用技术人员200人次在田间指导防治。在此示范效应带动下,迅速掀起了“一喷三防”防治高潮,农业局每天向市局汇报防治进度,截止5月18日,统防统治麦田10万亩、农户自主防治19.96万亩,有效地起到了防病治虫、预防干热风危害、提高千粒重的作用。

(七)、搞好高产创建万亩亩方统防统治,树立样板典范

为了搞好今年小麦高产创建,5月初,嵩县植保站组织机防队对田湖小麦高产创建万亩方进行统防统治。为全县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树立了样板典范。经调查测产,一喷三防核心示范区比辐射带动区增产52公斤,比农民自防区的增产105公斤,比完全不防治区增产189公斤。核心示范区每亩比辐射带动区增效101.7元,比农民自防区增效201.5元,比完全不防治区增效369.2元。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