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网 - 课本习题,辅导练习,辅导材料等答案解析!
书通网logo

人教版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孔乙己》课后题答案

时间:2016-08-25 来源:书通网

《孔乙己》第一题答案

小说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小说有四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一处是在第4段,一处是在第6段,一处是在第8段,一处是在倒数第3段。四次哄笑,描写的实际上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令他们很开心。众人的冷酷、麻木、对弱者的践踏,由此可见一斑。  

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在那种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下,民众的活力、热情、同情心 都被扼杀了,变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短衣帮也认为既然“学而优则仕”,那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孔乙己当然是劣货,只值得奚落和取笑。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样在封建秩序中处于备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同样可悲可怜,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反而只知道哄笑取乐,在他们劳累而苦闷的生活中寻求片刻的快乐。   

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穷苦人和弱者,用众人的哄笑来贯 穿这样一个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这种哄笑是麻木的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了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孔乙己》第二题答案

细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小说对孔乙己的描写,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已是怎样的一个人?   

2.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小伙计“我”的眼光来讲述孑L乙己的故事?体会一下这种写作角度与直接用第三人称描写的不同效果。   

1.正面描写的地方比较多,如对孔乙己外貌和绰号来历的描写,对孔乙己面对众人嘲弄时语言、表情和动作的描写等都属于正面描写。而第5段和第10段则从侧面,由别人之口交代了孔乙己的经历,丰富了人物性格。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穷困潦倒却又想 保持读书人的清高,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气,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度 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作者哀其不幸而又怒其不争。   

2.作者以一个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让人体会到,连这样一个少年都这样冷漠,可见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而且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比第三人称显得更为真实亲切。

《孔乙己》第三题答案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也可以另外圈点几个精彩的句子进行分析、体味)。 

1.(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意味有什么不同?)

2.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捞”字显示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笼”字又揭示了孔乙己怎样的心态?)  

3,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一一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提示:这道题主要引导同学们通过分析词语,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这些语句反映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自私。答案可依照同学们对人物的理解自由组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