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网 - 课本习题,辅导练习,辅导材料等答案解析!
书通网logo

人教版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地下森林断想》课后题答案

时间:2016-08-25 来源:书通网

《地下森林断想》第一题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并作一些解释;再说说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一个怎样的主题。 

地下森林的“品格”: 

坚忍顽强,不怕艰难险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长的生长过程的煎熬;   

沉着谦逊,拥有无比丰富的财富,却与世无争,沉默寡言;   

乐观豪迈,自信生命力强大,终究能战胜一切困难,任何时候都不悲伤或消沉; 

无私奉献,把伟岸的成材献给人类,用美丽的景色装点大自然。  

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深刻的主题,可以用课文倒数第二段中的话来回答:“大自然 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这样的回答好像没有回答完,还应补充一些内容:不怕命运不公平,只要努力,只要忍耐,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

《地下森林断想》第二题答案

联系上下文,探究下边括号中的问题。   

1.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飞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人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  

(作者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倾注了什么感情?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课文有时用“它”,有时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所表达的情感的强弱程度是不同的,用“你”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表达对地下森林的敬仰和热爱,对读者更具有感染力。 

2.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阳光怎样“嫌弃”它?时间又怎样“公正”对待它?“几万年的代价”指什么?)  

阳光的“嫌弃”表现在:“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 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阳光通常被视为最公平的,但在这里却表现出冷漠和不公正。时间对地下森林却是另一种态度:给予地下森林的生命从无到有的机会,这是一个漫 长的过程。时间也拟人化了,表现出爱心。“几万年的代价”是指:一、极言时间之长;二、在漫长的岁月里,生命陷于困顿以致窒息,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称为“代价”。   

3. 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  

(试找出恰当的格言警句概括作者受到的“启迪”,并找出一两个事例来印证这一道理。)  

作者在课文的最后明白地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示,用的文字较多,但不是以格言警句 的形式呈现的,现在要求同学们用格言警句来概括,可以顺着作者的话去说,也可以根据 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另作总结概括,如:只要忍耐和努力,终究会获得成功;置之死地而后生;一颗优秀的种子,在任何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长……举一两个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 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

《地下森林断想》第三题答案

将课文与下面的短文比较一下,想一想:同是写地下森林,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特点?由此可看出文学思维和科学思维、描写和说明有什么不同?

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这里是一座死火山,海拔1000米左右。据科学家考察得知,这些火山口由东北向西南分布,在长40公里、宽5公里的狭长形地带上,共有10个。它们的直径在400米至550米之间,深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其中以3号火山口为最大,直径达550米,深达200米。

火山口底比较平坦,里面暗藏着火山溶洞。溶洞内气温反常,酷夏有薄冰,严冬有清泉。   

地下森林中蕴藏着丰富资源,有红松、黄花落叶松、紫椴、水曲柳、黄菠萝等名贵木材;有人参、黄芪、三七、五味子等名贵药材;有木耳、榛蘑、蕨菜等名贵山珍。    

地下森林中有许多动物,鸟、蛇、兔、鼠等小动物穿行于树林草丛中,马鹿、野猪、黑熊等大动物也时隐时现,连罕见的国家保护动物青羊也经常出没其间。 

课文充分运用想像,描写了几万年之前和几万年之中发生的事情,其中大都是作者的猜想,未必有事实依据,而且语言充满激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显示了语言的艺术魅力;而本题所附的短文则是平实地写来,不带感情色彩,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句式也没有什么变化,都是陈述句、判断句。  

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文体所体现的思维和语言的不同:

抒情散文是用有情的笔调写成的;说明性文章则是用理性的客观的笔调写成的。  

抒情散文中处处充满鲜活的生动的形象;说明性文章无须执着于描写生动的形象。  

抒情散文采用“焦点关注”法,即突出重点,不及其余;说明性文章要全面介绍。  

抒情散文的语言是富有文采的,句式富于变化;说明性文章的语言要求平实、准确。   

抒情散文描写时不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性文章要求准确地说明,常使用数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