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运输
这次课讲市政建造师 城市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运输。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在一建市政教材 1K411042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这一节。
主要讲的是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拌合。
拌合
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间歇式拌合设备生产,
它的拌合生产过程是:
冷骨料由冷料仓输送到除尘系统中进行除尘,然后再进入到干燥系统中进行加热,最后进入到搅拌系统中。冷骨料就是前面讲的沥青混合料中的粗、细集料。
矿粉是通过粉料供给系统进入到搅拌系统之中的,沥青也是经过除尘加热之后,进入到搅拌系统之中。
纤维素等外加剂,也有相对应的投料装置。
这就是教材上讲的“这种设备(间歇式拌合设备)除尘系统完整,能达到环保要求;给料仓数量较多,能满足配合比设计配料要求;且具有添加纤维等外掺料的装置”。
由此可以看出,沥青混合料拌合的投料顺序是:先骨料--再矿粉--后沥青。
那么,什么时候投放纤维素呢?
教材上讲了“松散的絮状纤维可在喷入沥青的同时或稍后采用风送装置喷入拌合锅,拌合时间宜延长5S以上。
颗粒纤维可在粗集料投入的同时自动加入,经5-10s的干拌后,再投入矿粉。”
间歇式拌合与连续式拌合
间歇式拌合指的是各种原材料是分批计量好之后,投入到拌合缸中进行拌合的,拌合好之后的成品混合料,从拌合缸中卸出之后,再接着进行下一批混合料的拌合,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和拌合是按一个固定周期(45s)进行的,就是教材上讲“间歇式拌合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 (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 -10s)”。
什么是干拌时间呢?
沥青混合料拌合的投料顺序为先骨料--再矿粉--最后沥青,从烘干的骨料进入搅拌器开始到沥青投放的这一段时间,就称之为干拌时间。
连续式拌合是各种原材料连续进入到拌合杠中,拌合好的成品混合料也是源源不断的从拌合杠卸出的。
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拌合的温度应根据改性沥青品种、粘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确定。
拌合机宜备有保温性能好的成品储料仓,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10°C 且具有防止沥青滴漏功能。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h;
改性沥青SMA混合料只限当天使用;
OGFC混合料宜随拌随用。
运输
对运料车的要求是,轮胎不能沾有泥土等脏物,车厢板应喷洒薄层隔离剂或防粘接剂,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摊铺机前应有足够的运料车等候。高等级道路,等候的运料车宜在5辆以上。
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外空挡等候,摊铺时被摊铺机缓缓顶推前进并逐步卸料。
对沥青混合料的要求是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结团成块、已遭雨淋的不使用。
教材上讲,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除应按照上面普通沥青混合料运输要求外,还要求:运料车卸料必须倒净,如有粘在车厢板上的剩料,必须及时清除,防止硬结。实际上,对于普通沥青混合料也有这个要求。
更多干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建课”----助你快速通过市政建造师考试。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