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学习方法网 -包含小学、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种学习方法。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学习方法 > 关于清明节的优秀作文300字(美文欣赏-岁岁清明思故人)

关于清明节的优秀作文300字(美文欣赏-岁岁清明思故人)

时间:2022-10-24 分类:学习方法 来源:书通网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张艳玲

河南省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刘广彦、杨文慧 / 责编:苏木

审校:张婷 / 美编:马云

编者按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梨花风起,气清景明。最美人间四月天,佳节清明最宜赏如丝细柳,如织烟雨;最宜听黄莺歌转,梁燕低喃;最宜蒸制蒿饼,品吃青团。“年年陌上生春草,岁岁清明思故人。”清明佳节,怎能忘记那些最可爱的人呢?昨日清明不曾忘,今日清明怎能忘。苍山巍巍,大河泱泱,“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山河无恙,青春盛世的祖国,是无数烈士用青春热血铸就的,他们以血肉之躯换坚贞信仰,以生命之烛照千秋光明。“春风不负年年信”,青年不负英烈情,思故人,忆英烈,趁四月春光正好,让我们整装待发,奋进新时代,挺进新征程!

岁岁清明思故人

(题目即观点,字字含情,充满诗意。)

①清明为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继立春、雨水、惊蛰、春分后的春季第五个节气,古时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岁时百问》有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开门见山,开篇直接提出“清明”的话题。)

②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说的便是桐树开花,喜阴的田鼠躲回洞穴,雨后初霁,彩虹若隐若现的景象。此时,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一片生机勃勃。“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这是清明时节的花信。都说一枝独秀不是春,这三花一开,朵朵春意枝头俏,百花齐放春满园。与桐花花期相近的梨花也经常出现在骚客笔下,所以,清明的风时常被称为梨花风,“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便迎来了清明。(清明的节气征候: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一片生机勃勃。)

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时节好风景,最美人间四月天。此时,最宜踏青郊游,畅游春色;更宜插花戴柳,纵意所如。北宋时候的清明之际,西湖便已游人如织,十里繁华,“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荡秋千、蹴鞠、放风筝和插柳等活动老少皆宜,颇为流行。过去在清明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户前插柳,于屋檐下挂柳,男女老少身上佩柳,儿童还要吹柳管以祛邪祈福。民谚有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折几枝嫩绿鹅黄的新柳戴在头上,丝丝春意沁人心脾,是青春和活力的生动证明。(清明人文风俗一:清明最宜踏青郊游,畅游春色;更宜插花戴柳,纵意所如。)

④天暖气清,惠风和畅,还很适合放风筝。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我们可以将心愿写在风筝上,伴着融融春风,放飞最美好的愿景,祈祷健康祥瑞,岁岁平安。《帝京岁时纪胜》还说:“三月采食天坛之龙须菜,味极清美。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清明这一天,农村要蒸制蒿饼,江南一带则有吃青团子的风俗。颜色翠绿的蒿饼和清香糯韧的青团甜而不腻,味美又健康,是正应时令的佳肴。民间也有说法,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暖阳和煦,春雨如酥,此时种植树木成活率高。自古以来,清明植树几成定例。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是春耕大忙的景象。一个个浸透汗水的身影点缀在田间地头,锄头扛起,仰不愧于天;锄头落下,俯不怍于地。俯仰之间,行止自也无愧于心。(清明人文风俗二:清明宜放风筝、品美食,春耕造林。)

⑤“年年陌上生春草,岁岁清明思故人。”清明时节的追思传统传承至今而不衰。这一天,人们会祭祖、扫墓,还会举行一些公祭活动,是千百年来延续着的中国人的抚今追昔、沧海桑田。宋朝诗人高翥曾写过一首《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凭吊先人,返本归宗,民德归厚,是奔涌在血脉里的一份肃穆,是潜藏在我们民族心灵深处的基因。清明扫墓,纪念亡者,是传承、是感恩、是敬畏,也是在慎终追远,珍重生命,激励来者。(清明人文风俗三:清明时节思故人,追思传统传承至今而不衰。)

⑥清明时节,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最可爱的人,是无数英烈的牺牲换来了今日繁荣富强之中国。从战火纷飞时候的李大钊、瞿秋白、黄继光、邱少云,到今日的卫国戍边英雄群体,不论什么时代,我们的民族从来不缺英雄。其实,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在这一天,我们应缅怀和告慰所有至忠至诚至勇至善的灵魂,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结尾点题,卒章显志:我们应缅怀和告慰所有至忠至诚至勇至善的灵魂。)

来源:2022年4月2日 《解放军报》

作者:张耀云

【时代警语】

宋朝诗人高翥曾写过一首《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凭吊先人,返本归宗,民德归厚,是奔涌在血脉里的一份肃穆,是潜藏在我们民族心灵深处的基因。清明扫墓,纪念亡者,是传承、是感恩、是敬畏,也是在慎终追远,珍重生命,激励来者。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①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说的便是 ② ,喜阴的田鼠躲回洞穴,雨后初霁,彩虹若隐若现的景象。此时,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一片生机勃勃。“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这是清明时节的花信。都说一枝独秀不是春, ③ ,朵朵春意枝头俏,百花齐放春满园。与桐花花期相近的梨花也经常出现在骚客笔下,所以,清明的风时常被称为梨花风,“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便迎来了清明。

2.读写一体化训练(开放性试题)

从战火纷飞时候的李大钊、瞿秋白、黄继光、邱少云,到今日的卫国戍边英雄群体,不论什么时代,我们的民族从来不缺英雄。其实,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清明节这一天,班里计划举行一个“缅怀英烈事迹,争做有为青年”的演讲活动,请从材料中选一位英雄,写一篇演讲稿,发表你的感想,体现你的思考。300字左右。

【相关链接】

清明祭扫追思,传承英烈精神

清明节即将到来,这是一个缅怀逝者、祭扫追思的时节。各地的人们前往烈士陵园等地,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献花祭扫,追忆先烈。我们要铭记革命英烈事迹,更要沿着革命先辈开创的道路砥砺前行,不断推进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与伟大革命。

鲜花献英烈,哀思祭忠魂。清明祭扫英烈,是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站在烈士墓前,重温英烈事迹,在思想深处接受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我们要学习革命英烈为党和国家奉献的精神,继承革命英烈的光荣传统,铭记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胸怀“国之大者”,传承革命精神,激扬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百年奋斗路,扬帆再起航。今天的盛世中国,是无数英雄烈士用血肉筑成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通过清明祭扫,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明白了革命先辈们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而奋斗,为什么抛头颅洒热血。正是无数革命先烈,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撑起了中华民族的铮铮脊梁,铺就了民族复兴大道上的块块基石。

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要铭记党史,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性锻炼,让红色精神激发奋进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坚定信心跟党走,一心一意为人民,把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责任放在心里,扛在肩上,以实际行动造福社会、成就自我,紧握革命先烈的“接力棒”,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来源:2022年4月1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乔建平

小编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