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画面 读出美好
01
一、设计理念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历程。寻求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有机关联,将单元内学习材料进行统整,打通联系、相互借力。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创设学习任务情境,以学习活动推进学习进程,促使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二、内容简介
本单元3篇课文和语文园地 “我爱阅读”中的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爱”。“读句子,想象画面”是本单元语文要素,课文的课后习题大多有所体现。借这单元的课文,教学生“读句子,想象画面”、“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读句子,想象画面”,就是要边读边想,脑海中浮现句子描写的画面。其一,学文的过程中,读句子,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另外,带着想象画面以及想象中产生的体会读好句子,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对于朗读、想象画面有不同的要求和提示。“语文园地二”安排了把想象到的景物写下来这一综合性练习。遵循着从感受、体会到应用的逐渐提升的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抓住句子中重要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头脑中再现句子所描写的场景和画面,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产生关爱别人的情感。
“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材中首次提出,这是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以及本册教材第一单元“注意读好重音”的基础上提出的。可以在“读句子,想象画面”的过程中,进行试着有感情朗读的训练。
本单元的教学可以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进行学习内容的取舍,运用关联的思想找到单元内学习材料之间的联系,并加以统整形成整体:其一,把“语文园地二 ”的一些题目前置,与课文阅读、课文中的识字写字教学进行关联、整合、融合。其二,把课后习题与课文阅读进行关联、融合。其三,单元语文要素在每篇课文中的位置、地位、作用,理清它们的 相关性,进行统整。并以学习活动的方式推进学习进程。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感受到“关心帮助他人、珍爱劳动成果、与家人相亲相爱以及师生互相关爱的情谊”,从而使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得以落实。
三、单元目标
(一)核心目标
1、在阅读中,读句子,想画面,用自己的话说画面。
2、懂得关爱他人。带着想象体会读好句子,试着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常规目标
1. 认识5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锋、昨”等27个生字,“也许、桌子”等词语。展示书写成果,能交流书写经验和体会。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千人糕》,试着有感情朗读《一匹出色的马》。
3. 读句子,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画面内容。在朗读、想象中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珍爱劳动成果、与家人相亲相爱、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
4. 能仿照例子,展开想象,写自己喜欢的景物。能根据提示写自己的好朋友。
5.能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意思,说出了解词语的方法。用选择的词语说句子。拓展积累词语、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设计
02
模块一阅读欣赏(2 课时)
学习目标:
1. 认识5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亲爱的同学们,为了激发大家阅读的热情,学校要开展“寻找最美朗读者”的活动啦。现在是热身赛环节,在二年级的站点中小选手遇到了考验:序号和要读的材料被评委打乱了,只给选手们提供了一些信息。他们该读哪篇文章呢?快来帮帮他们吧。
1.自读学习单1,明确任务,产生探究兴趣。
2.通读本单元的3篇课文和《一株丁香花》,多遍朗读。
3.练读中熟悉内容,检查生字词认读。
4.对号入座。根据信息判断,连一连。
【设计说明:1. 创设帮“寻找最美朗读者”热身赛中的选手解决疑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主动阅读课文,积极地思考。2.“多遍练读,熟悉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重点,课上给学生充分的练读时间、检查朗读的时间,切实完成在课文语境中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初读任务,为下一模块读懂文章内容打下基础。】
模块二 梳理探究(4课时)
学习目标: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读句子、想象画面,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关爱之情。
2.识记生字字形,在迁移运用中了解字义、词义,积累词语。
3.能交流书写经验和体会,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匹”字。
学习过程:
活动一:完善“线索图”,读懂课文
活动情境:感谢大家帮助小选手解决了困难。他们不仅理清了参赛材料,还能读熟、读正确了。可这些还不够,把课文读明白参赛才有底气。小选手们又遇到了考验:完成这四幅线索图(学习单2),他们急需你的帮忙。请你认真默读课文、好好思考,连一连,填一填。
一、自主读文,独立尝试,完成学习单2。
二、全班反馈交流。
重点交流“为什么这样连”“为什么这样填”,对接课文相关部分,读懂相关内容。在生生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适时、及时嵌入“读句子,想象画面”的训练。
▲反馈图1连路线(第5课)
1.寻路线,说依据。
过程中教师引导:“雷锋叔叔是谁?”“雷锋叔叔都去了哪里?”“请你看着路线图,说一说”……
2.师生分读,发现问答的特点。
3.对读中,抓重点词句想象画面,读出问答的语气。
(1)出示句子(课后题第3题的句子)想画面。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在说画面的过程中,猜想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完成课后习题2、3)
(2)拓展阅读,继续想象,感受关爱
想一想“还会在什么地方遇到雷锋?他在帮助谁?”可以读读资料袋里的内容(与雷锋有关的事迹文章)
结合泡泡图理解“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
▲反馈图2为图排序(第6课)
1.图文结合、想象补白
“你读了文章的哪一部分就知道这么排了?”“你读了这个几句话想到了哪幅图?”“请你看着这幅图,读出(说说)当时的情景”……
(1)抓省略号想象:爸爸还有哪些话没有说出来,米糕的来源背后还需要哪些劳动?
(2)抓“就算……还得……又”有序表达,体会米糕做好后还得需要许多劳动。
2.借助图示,说说米糕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做成的。(完成课后习题1)
▲反馈图3补图话图(第7课)
1.引发学生关注语言文字、想象画面,进行朗读
“这幅画对应课文的哪段文字?”“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你是怎么想的?”
借画面对接文字(课后第3题句子),抓重点词想象进而读出画面的美好。
借文字,想象画面,读好一家人的对话。
2.三幅图连起来,对接课后习题第2题的句子。想一想妹妹前后发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感受一家人相亲相爱。(完成后2题)
▲反馈图4连一连(《一株紫丁香》)
说一说“紫丁香给老师带去了什么?同学们为什么这样做?”想象着当时的情景,读一读。
【设计说明:1. 借助学习单激发学生再读思考的兴趣,进一步对接语言文字,了解课文内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雷锋怎样助人为乐的、千人糕通过哪些劳动完成的、以及妹妹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学习单中的图片,是促使学生深入走向文本的学习支架,也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内容的可视化学生成果。2. 操作中按照“独立思考-完成任务-反馈交流”的顺序进行。其中,“全班反馈”环节非常关键,反馈的重点不在于对答案的揭示,而是在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是否与语言文字对接,去读懂句子的意思;是否能用朗读再现图意。总之,在反馈交流环节,要切实落实“ 读句子,想象画面”这个学习重点。】
活动二:妙计集合 解决疑问
活动情境:怎样才能读的更好呢?结合着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了不少心得和妙招,小选手们也特别期待你们的指导哦。
一、生生交流,归整想象读文的方法
1.妙招一 想象环境,浮现画面,读出感受。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长长小溪、蒙蒙细雨、泥泞小路、脚窝、荆棘……
《一匹出色的马》:碧绿碧绿的河水、微风、葱葱绿绿的田野……
《一株丁香花》:沙沙的绿叶、盛开的花儿……
2.妙招二 想象心情,情景再现,读好对话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心情:探寻-肯定-惊喜,还要有问答的语气。
《千人糕》:孩子的心情变化:好奇——不以为然——心服口服
处理“特别”两句,发现一词多义的特点(完成语文园地二字词句运用第2题)
《一匹出色的马》:妹妹的心情变化:累了求抱——高兴奔去——笑着迎接
3.妙招三 拓展想象 带着体会读出感情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想象“雷锋叔叔还会去了哪里,他在怎样帮助他人?”体会助人为乐的形象。
《千人糕》:“农民种稻还需要什么?熬糖时还需要什么?米糕做好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体会“千人糕”来之不易。
二、 朗读实践 (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
有了这些妙招,各位小指导可以做个完美示范啦。运用妙招,选择一段课文,将你最美的朗读分享给大家。
1.选择内容,练习朗读
2.展示评价
自评:说说用了什么方法,读时注意了什么。
他评:欣赏、建议。
【设计说明:活动2是归整与运用阶段,运用想象读文等方法帮助小选手解决问题,将所学内化并转化,实现学以致用。】
活动三:游戏大比拼 字词我会学
一 、学生自主练读词卡,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二、 同桌游戏—— 词卡消消乐
1人说词,1人出示词卡,同时举牌,两人一致便可放到一旁,有问题的互练。
三 、全班反馈 根据教师口令,抽查词语:
1.我说你找听指挥
(1)据义出词:泥泞 年迈 晶莹 寻觅 恋恋不舍……
(2)看图出词:荆棘、米糕、熬糖、甘蔗……
2.词卡手拉手
找有关联的词
细雨—蒙蒙 的确—应该
微风—波纹 草地—绿毯 ……
3.同字找多词
快速找出用同一个字组成的词,读正确
劳—劳动 勤劳 疲劳 糕—雪糕 糕点 蛋糕
粉—面粉 粉丝 粉笔 蔗—甘蔗 蔗糖 蔗农(《千人糕》课后习题3)
师—理发师 工程师 魔术师 建筑师 理发师
员—演员 营业员 服务员 裁判员 饲养员
关注和职业有关两组的词语,能用其中的词语说句子。(完成语文园地二识字加油站)
四、欢乐对对碰 记生字
1.利用“学习单3”独立连一连,合出生字,选择合适自己的识记方法。
2.全班反馈,依照学情强化生字的字形,多种方法灵活运用。
【设计说明:在课文语境中能准确认读的基础上,以“词卡游戏”的活动促使学生脱离课文语境能准确认读生字、了解词语意思、联系生活运用词语。其中“全班反馈”环节,需依据单元生字的特点进行有重点的反馈。】
活动四 小小展示台
活动情境:同学们,这单元我们认识这么多生字宝宝(出示要写的字),你都会写了吗?要把书写的作品呈现给大家,可要写规范写漂亮哦。
一 、交流书写经验
二、 归类:你会把哪些字归为一家?说说为什么。
三 、写好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字,回忆书写要诀,迁移书写规律。
四 、自主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写好其它结构的字。
重点指导半包围结构的“匹”字
五、 展示评价
【设计说明:本单元27个要写的生字中,有12左右结构的字,12个上下结构的字,2个独体字,1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包围结构的字是本册教材书写指导的重点。活动4重在巩固迁移书写经验,运用规律,重点指导书写策略,写好一类字,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完成语文园地二“展示台”的内容。】
模块三 表达交流( 3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说一说,写一写。
2.能根据提示,写写自己的好朋友。
学习过程:
活动一 为图补话
活动情境: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能够通过想象变“文”成“画”,现在换个玩儿法,根据图画,发挥你的想象,为画补文。(出示学习单4)
一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学习单。
二、 交流指导。
1.展开想象说一说(《千人糕》课后习题2)
指导重点:
1.仿照课文的结构,有条理
2.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展开想象
3.体会到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2.展开想象写一写(完成语文园地二字词句运用1)
指导重点:1.仿照例句的结构
2.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抓住景物特点。
4.修改学习单。
活动二晒晒我观赛好友
活动情境:同学们,“寻找最美朗读者”的大幕已经拉开,大家都热情高涨。咱们班的“最美朗读者展示台”活动马上就要进行了,这次活动可以邀请你的好朋友参加,你一定很期待吧。活动之前,咱们先“晒一晒”自己的好朋友,让大家提前了解了解他。
一、聊聊我的好朋友
生生自由“聊朋友”,相机指导。
1.提示把句子说完整。“我的好朋友是……”“他长着……”“我们经常一起……”。
2.发散,聊不同方面。
二、 范例引领
怎么介绍你的好朋友就能容易让人记住呢。那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是怎么是晒他的好朋友的吧。
重点引导:
1.可以从“晒名字”、 “晒样子”、 “晒经常做的事”这几个方面来说。
2.你的好朋友的样子有没有特别的地方?
3.二次交流,点评中导向友情。
三、 动笔写、互相欣赏评价、修改。
四、 全班分享。把这段话分享给好朋友,别忘了带他参加我们的“最美朗读者展示台”哦!
【设计说明:这个模块的目的是集中练习语言运用,聚焦表达训练。首先“为图补话”的活动在联系课文学习,图文结合展开想象,进一步体会到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以及感受生活的美好。其次,聚焦本单元的写话训练,并与实践活动情境相联系,在好友参加活动的情境中“晒晒我的好朋友”,并强化了朋友间的情谊。操作过程按照“自然聊天——样例发现——说话写话——交流评改”的顺序进行。】
第二部分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01
模块一阅读欣赏:导读( 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看书的目录,了解大致内容,产生阅读兴趣。
2.了解初步的阅读方法,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
学习过程
活动一 看封面目录 为阅读导航
活动情境:亲爱的同学们,在之前的课外阅读中,你们有了不少经验。拿出这本《一起长大的玩具》,你准备怎么读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为阅读活动导导航吧。
1.导航第1站:封面
看封面了解信息,交流。
2.导航第2站:目录
(1)发现特别之处。
▲目录分三组
▲标题的字有大有小
三个字小一点儿的标题:抽陀螺、兔儿爷、泥泥狗,它们是和《一起长的大玩具》下各自的独立的小文章。和金波爷爷写的《脸谱》、《快乐鸡毛》等文章一起收录在这本书里。
(2)看谁找得快。看目录,找文章。
3.导航第3站:阅读提示
(1)引导生发现三组文章前都有阅读提示。
(2)读一读,阅读提示给了我们什么小妙招?
▲阅读提示告诉我们第一组文章都是写金波爷爷童年的玩具。
▲我知道了看题目猜测内容,读完对照一下,看看猜得怎么样。
新奇的内容可以慢慢读。
▲读书时可以圈画出想象美妙的片段,在目录记录相应的页码。
活动二 听读欣赏话地图
活动情境:导航结束,我们的阅读之旅就要开始了。这幅阅读地图送给你,读完这本书后阅读地图上一定会记载着你满满的收获。(出示活动单5)快来听,这是哪篇文章的片段,你感兴趣的是什么?
一 、老师读精彩片段,屏幕出示相应文字,学生边听边看边欣赏。
二 、猜题目和故事内容,说感受。
三、课下完成活动单5。
模块二 表达交流:阅读分享课( 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自主阅读,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他人分享。
2.能通过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二、学习过程
活动一插图我知道
1.出示插图,生说对应的文章题目。
2.选择印象深的图片,说一说(联系文字、联系生活)
3.想象着画面,读读对应的文字。
活动二 句子放大镜
在金波爷爷的儿童世界里,美丽的想象是可以实现的。这本书里有许多精彩的语句,让我们带着想象的放大镜,交流一下从文字中看到的画面。还可以把你头脑中浮现的画面,把感受读出来。
1.放大找一找:提问文章中的细节,指名回答。
2.放大想画面:结合喜欢的精彩语句、段落,说画面,相互补充,合作朗读。
活动三 花样推荐
一 读完这本书,哪篇文章让你想迫不及待地分享给其他人呢?把你觉得最好的推荐方式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 生生交流,推荐评价。
【设计说明:这一模块的内容是整本书的读后交流。“插图我知道”和“故事放大镜”两个活动设计旨在游戏活动中,检验学生对整本书的熟悉情况,聚焦重点句段,通过想象、朗读等使画面、文字对接,夯实本单元能力点。“花样”推荐活动是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无拘无束的交流分享,享受阅读的快乐。】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2 课时)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2.自主进行拓展阅读,能想象画面,读出美好。
3.在线上线下朗读展评活动中,欣赏评价、乐于与大家分享实践成果。
学习过程
活动一拓展阅读 赛前准备
活动情境:同学们,咱们可以用“云朗读”比赛的形式评出咱班的“最美朗读者”,然后在班内进行现场展示,记得邀请你的好朋友参加。下面就让我们做好充分赛前准备吧(出示学习单6)。
一、明确流程和要求
二、活动指导
1.自主阅读《红领巾真好》、《留下一路鲜花》、《给予树》,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
2.读到这几篇文章的时候,你会想到哪句谚语呢?为什么?(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带着这样的感受,一定会读的更好。
三、把喜欢的部分读给同桌听,互相提提建议。
四、确定自己要参加评选的内容。
活动二最美朗读展示台
活动情境:参加评选,每个同学既是参赛者,又是大众评委。我们该怎么做呢?看懂提示,肯定能为你助力。(出示学习单7)预祝你获得最美朗读者的称号。
一 、自主阅读学习单7,交流想法。
1.参赛者:练习上传朗读作品、参与评价互动;虚心接受建议,记得回复。
2.评委:为心中的最美朗读者点赞;在评论区留言,写下喜欢的理由和建议。可以和其他同学互动。
二 、线上评选(课下完成)
三 、在班里展示,互动点评,关注方法。
【设计说明:实践活动模块由课上课下结合完成。“线上评选”活动在确定阅读内容——线上交流——课堂展示这一过程中,与教科书学习情境紧密对接,拓展阅读一组“关爱”的文章,促使孩子们主动迁移运用经验方法,读出“关爱”的美好画面。在自主阅读,线上线下的交流评价、互动中夯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育教学#
作者简介: 张懿民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