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十年,弹指之间
这十年
是我人生中成长最快
意义最大的十年
从米轨、准轨到高铁
这是三步跨越千万里的使命践行
作为昆铁这十年取得非凡成就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开远工务段开远南线路车间副主任吴帆
在磨砺中成长
在奋斗中收获
第一步 米轨
2012年
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的吴帆
怀着对铁路的热爱与梦想
来到昆河线河口线路车间工作
艰苦的环境、炎热的气候、蚊虫的叮咬
纯人工的作业模式
令吴帆心中的热血急速降温
第一次独立上线作业
更是在吴帆头上狠狠浇了一盆冷水
工长交给吴帆的任务
是一天内单根抽换3根钢枕
顶着烈日
冒着36℃的高温
吴帆把板结的泥土和石砟挖开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
也没有办法把70公斤重的钢枕抽出来
第一天上岗就没有完成生产任务
面对工长的询问
吴帆感到既羞愧又委屈
觉得这种全靠力气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自己大学的专业知识都白学了
吴帆向工长不服气地抱怨道
这种力气活没什么意思
我不感兴趣
工长听后摇摇头
你连米轨都搞不定
还整天梦想着高铁
你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工长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
惊醒了吴帆
眺望着缓缓流动的南溪河水
吴帆思绪万千
爷爷、父亲在米轨奋斗的身影不断浮现在眼前
作为“铁三代”的吴帆
童年回忆里弥漫的都是米轨的声声汽笛
吴帆的爷爷、外公、父亲、母亲
都曾经在昆河米轨铁路上拼搏奋斗
蛇形的铁路
船形的火车
英雄的司机
无畏的旅客
百年铁路凝固的是历史
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云南铁路人
对美好未来的梦想和追求
米轨有道钉精神也有诗和远方
我喜欢米轨
因为我从小在米轨长大
米轨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也有诗和远方
但轨距只有1米的滇越铁路
线路坡度大,曲线半径小
隧道长、桥梁多
泥石流、塌方落石经常发生
米轨工务人像一颗颗道钉扎根在大山里
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米轨铁路的安全
这是令吴帆最自豪
也是最感动的米轨道钉精神
时代鞭策奋斗者
我的梦想是飞驰的高铁
因为这是新时代所有铁路人的梦想和希望
不忘来时路
方知向何行
要在边远落后中跟上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步伐
唯有矢志不渝的奋斗
唯有永不止息的奔跑
不服输的吴帆下定决心
自己的高铁梦想
一定要在这条浸透着拼搏汗水的米轨上腾飞
为梦想攻克重重难关
业务不足汗水补
执行标准不走样
从几何尺寸到线路调整
从线路病害整治到伤损轨枕更换
吴帆用1年的时间
熟练掌握了米轨线路全套检修技术
车间管内的每一根钢枕,都有他的脚印
每一根钢轨,都有他的手印
对线路了若指掌的吴帆
还总结出一套细分析、重检查
精整修、严回检的米轨科学养护方法
米轨也要争第一
成为吴帆追梦路上的座右铭
第二步 普速
2016年
吴帆来到昆玉河线通海线路车间
开启了普速铁路的新征程
在线检工区班组技术员的岗位上
吴帆把全身心扑在线路上
白天跟班作业检查线路
晚上对照资料与同事共同分析
凭着扎实的业务功底
吴帆很快成为车间最年轻的的业务骨干
并练就了一双发现设备隐患的火眼金睛
被同事亲切的称为“钢轨医生”
昆玉河线,见证云南铁路飞速发展
来到普速铁路
设施设备、技术标准、作业标准
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跟米轨完全不一样
尤其是昆玉河线上奔驰的复兴号“绿巨人”
开通运营时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红列车”
高质量发展、高效率运行、高品质服务
成为拉动地方经济
人民幸福的强劲引擎
这是吴帆感受最深
感受云南铁路飞速发展最大的体会
普速铁路开行的列车密度大,车次多
每小时100多公里的运行速度
会对钢轨产生频繁冲击
吴帆和同事每天对钢轨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
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损伤
见证普速铁路设施设备突飞猛进
与此同时
普速铁路的检查和维修设备也是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钢轨探伤、钢轨打磨、钢轨更换
大型机械捣固
让工务维修保养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
施工机械、工具设备的更迭
在吴帆一步一个脚印的追梦路上
记录着一次次生产效率的提升
记录着昆铁这十年的改革、发展和创新
时代不负追梦人
随着云南铁路日新月异的发展
2016年12月
云南迈入高铁时代
吴帆追逐高铁梦想的彼岸已在眼前
一刻也不能等
必须尽快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才能跟上高铁时代的步伐
吴帆抓紧一切时间
以水滴穿石的韧劲
下苦功对高铁业务知识加强学习
2018年
凭着精湛的技术
吴帆调入开远工务段调度指挥中心工作
应急调度、作业计划审批
现场作业监控、灾害雨情监控、数据分析
在主任调度员的岗位上
吴帆成为现场应急处理最繁忙的“热线”
协调作业计划最权威的“专线”
凭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精益求精的执着
保障全段运输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在吴帆厚厚的调度工作手册上
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
妻子临产在即的那一天
恰逢昆玉河线大型天窗施工
离不开岗位的吴帆只能在单位医院两头跑
整整一个月
吴帆每天只睡3个小时
保证了天窗施工圆满完成任务
妻子和孩子健康出院
可吴帆的两鬓生出了白发、眼窝深陷
严谨工作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
深深感染着身边的同事
第三步 高铁
十年磨砺,一朝惊艳
2022年6月,沐浴着高铁时代的霞光
吴帆来到弥蒙高铁工作
这是一步迎难而上的勇敢跋涉
这是一步追梦之旅的果敢担当
从米轨到普速再到高铁
吴帆的三步走
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四万昆铁人的智慧和心血
路网纵横 四通八达
人便其行 货畅其流
吴帆这十年的加速度奔跑
印证着昆铁这十年高质量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
弥蒙高铁圆了我的高铁梦
既是一种自豪
同时也感到巨大的压力
高速铁路是尖端技术的高度集成
每一项技术指标都要求零误差
原来只是书本上的学习
现在是上“战场真枪实弹”的干
高铁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
对吴帆是一个新的挑战
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
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高铁的科技创新技术难度和复杂难度
超出了吴帆的想象
高铁再次成为吴帆必须跨越的一座高峰
一丝不苟
追求卓越
高铁安全无小事
线路质量就是高铁的生命
作业现场吴帆磨炼各种“实战”技能
每一寸线路每一个细节都测试熟悉
晚上“挑灯夜战”补学高铁维修业务
吴帆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给了高铁
征途风正劲 扬“帆”已远航
10年丹心铸剑
在吴帆的心里
只有一个信念
让高铁在米轨上腾飞
把自己的幸福梦熔铸于复兴梦强国梦
从米轨零散粗放的手工养护方式
到集中检、集中巡、集中修的集约化生产组织模式
从一套作业标准
到米轨、普速、高铁速
三种不同类型铁路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吴帆一路走来
伴随着作业设备换挡升级、作业方式变革
管理标准提升、生产生活环境改善
印证着昆铁这10年飞速发展的壮阔行程
未来,属于脚踏实地的奋斗者
宽度提升速度
精度决定高度
云南高铁实现了从无到有
连点成线、织线成网的历史跨越
轨距在变、速度在变、标准在变
不变的是血液中流淌的艰苦奋斗的米轨精神
不变的是铁路人始终听党话
永远跟党走的行动自觉
米轨 普速 高铁交汇
时光穿梭、汽笛铿锵
从空中俯瞰米轨、普速和高铁
一段云南百年铁路历史在这里交汇
惊艳的是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壮美画卷
惊艳的是昆铁这十年取得的非凡成就
即将开通的弥蒙高铁
必将以气吞山河的壮阔行进
铸就新的历史辉煌
从米轨到高铁
列车时速实现25公里到250公里的飞跃
十倍速提升的背后
是无数像吴帆一样的铁路人
一路追逐着梦想
奉献着对铁路事业的忠诚与执着
奉献着生命年华最绚丽的那束光
未来,呼唤奋斗者
未来,成就奋斗者
未来,属于奋斗者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