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学习方法网 -包含小学、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种学习方法。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学习方法 >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吐字如兰,温暖无限)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吐字如兰,温暖无限)

时间:2022-11-19 分类:学习方法 来源:书通网

近期,我拜读了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读这本书时,这本书的书名首先吸引了我,我是怀着新奇的心情去读这本书的。读完后不禁感觉特别的爽快。读完了这本书,感觉与以前读的感觉太不一样了。以前读完一些书后,虽然也有一些感悟,但没有这么的深刻。我深深地感受到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呢?这需要你我的思考。《做最好的自己》用朴实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自己、深入自己的门径。告诫我们,做人不是只有自省才更完美,不时的自省却能让你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简单的树立理想就可以轻松实现。这些启示值得我们学习和品味,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指导我们走向成功之路。

你想,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我们不天天开心呢?有时候出现的让人心烦的事情,让人心烦的学生,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多看看学生们可爱的一面,多和他们在一起交流,让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你不高兴才怪呢?

在当今社会竞争意识相当激烈的情况下,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什么困难都不会难到你,积极心态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让你一样可以做到优秀。

作为老师,我们的工作对象就是学生。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工作对象是一群天真可爱、斑驳无瑕的学生。他们的可塑造性,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对语言的学习能力都是我们无法估计的。我们和学生怎样对话,就成为他们将来成长路上的一个风向标。所以,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简直就是一门技术活,是艺术。用的好,事倍功半,用的不好,那么带来的后果是无法估算的。

自1982年从教以来,我就把和学生友好地交流作为我教育教学的初心。至今我觉得自己在说话的艺术上,跟优秀的老师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不能游刃自如地驾驭语言这把“双刃剑”。和学生说话时,说不定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伤害到了孩子。我深深感受到,说话好不好,语言用的恰当与否,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一、尊重学生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师生之间同样如此。教师与学生谈话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教育的核心,就本质来说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我们在做学生工作时,应该采取平等、关心、爱护的态度,而不是简单、粗暴,甚至讽刺、嘲笑、训斥、体罚。教师气量如海、大度待人,不仅可以避免矛盾激化,还会随时间的推移,去改变对方的态度。

对学生的不尊重,往往发生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的话语中就流露出来了。前些年我教学四年级数学时,小强同学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平时不是很自信,一次我让他开开窗户通风,他开了小半天也没开好。我说:“你连窗户都打不开吗?你难道什么都不懂吗?”说完后我就后悔了,马上过去帮他打开,并示范怎样才能安全地打开窗子,小强同学脸红红的且布满了汗珠。课后我找他谈心交流,课上找了理由表扬了他,让他从阴影中走了出来。这件事我深深认识到: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从来都不是肯定的,公开贬低孩子的智商无疑最会伤害他们脆弱的心灵,虽然我本意不是这样,只是着急,可是却忘记了尊重这个孩子。从那以后,我经常和他说说话,拉拉呱,帮他尽快树立了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有艺术的表扬表扬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说些什么,孩子对他们自己说什么。要使你的表扬有建设性,那就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们的感觉。千万不要评价判断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有益表扬的基本原则在于,描述而不评价,叙述而不作判断,让孩子自己做出评价。要使表扬能有艺术性,用一些生动积极的语言来表述,把你对孩子发展的建议都放进去,我想,这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恰当的交流与学生生活学习交往,你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处理问题的耐心,你要能够适当的和他们进行交流,要“恰当“的交流。某同学取得成绩骄傲了,你要恰当的提醒他,还不能伤及他的自尊。某同学淘气调皮了,你要恰当的发个火,无意中提醒他一下。比如走进教室要上课,而学生还在大吵大闹,你可以恰当地给个建议,而不是总是命令学生:安静下来,坐好了,别乱动。跟学生交流的时候,不能冷嘲热讽,不能急于帮助,包括交流的内容也要恰当等等。

小编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