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话题 Xizuo Huati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可以写一写自己经历的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读了《鲁滨孙漂流记》的感想。写完后,自己把习作中不合适的地方修改一下,也可以与同学交换改一改。
(请同学们注意,本次习作安排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写一写自己经历的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读了《鲁滨孙漂流记》的感想。因篇幅受限,我们中选择“自我保护”这一主题进行习作指导。)
写作指导 Xiezuo Zhidao
在本次作文中,同学们要注意以下三点:
l 内容具体
有关自我保护的内容很多,因此在写作时不能泛泛而谈,面面俱到。可以抓住其中一点通过具体事例写详细。比如,人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我们就可以选择其中一条展开来写。拿行路安全来说吧,可以写写自己步行要注意什么、骑自行车要注意什么、乘车时又要注意什么,让读者了解到行路时怎样保护自己。学会了保护自己,也就学会了生存。
亲身经历的自我保护的事例,重点要放在“怎样自我保护的”,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内心活动,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来表现。如果写其他渠道了解的关于自我保护的事,要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要有总结性的感受、体会或观点。
语段示例:
我的防范意识也不算高,总以为和平盛世、光天化日之下,哪会有这么巧的事。不过我从最近的新闻报道中得知,丧心病狂的绑架者竟然有勒索不成撕票的卑劣行径,我不由得提高了警惕。有一次,我正放学回家,一辆陌生的面包车停在我的面前,从车里下来一位陌生男子,他对我说:“小朋友,你爸爸有事,让我来接你。”看着他那慌张的神情,我立刻提高了警惕,我故作镇定地问他:“你是谁?你认识我爸爸?”他满脸坏笑地说:我是你爸爸的同事!”我对此话顿时有了怀疑,因为我对我爸爸的同事熟悉得很,即使说不上姓名却也眼熟。但面前的这位却十分陌生,怎么办?我灵机一动,随便指向一个人喊道:“你看,我爸爸在那里!”等我转过头来,面包车已消失在我的面前……我的心吓得砰砰直跳,额头上、手心里出了一层汗,我的脸恐怕也已经吓白了。我一溜烟似地跑回家,气喘吁吁地和妈妈讲了这段惊险的经历,妈妈也非常震惊,夸奖了我机智的行为,同时也告诉我以后要更加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节选自《别和陌生人说话》文/杨浩宇)
简析:作者通过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来说明学会自我保护就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都交待清楚了,并且在段未有总结性的感受、体会。
l 感受真实
在叙述亲身经历的事例时,要将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写出来,通过环境描写、内心活动、语言烘托、对比描写等方法,注重心理、再现情景、突出感受,让人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转述其他事情或列举事例说明,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设身处地、以情换情、将心比心等策略,会使你的作文更具亲切感和真实感,介绍的自我保护方法更容易被人接受。
语段示例:
通过门上的透视镜我看到了那位中年男子,他戴着墨镜,还提着一个大皮箱。这让我感到了害怕。我用颤抖的声音问他:“你……你找谁?”“哦,是这样,我是煤气公司的,你家的煤气需要检查,快打开门,让我进去吧。”这位中年男子简单的自述又增加了我的恐惧感。我的脑海马上浮现出了昨天电视上的上画面:一个小女孩因年幼无知,打开了自己家的门,让强盗进去了。结果,自己家中的钱全被强盗拿走,自己也受伤了。想到这儿,我心里一震,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他会不会是强盗?如果我不给他开门他会不会强行进来?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节选自《可疑的陌生人》文/孔晓晗)
简析:这是小作者独自在家,面对自称“检查煤气”的陌生人出现的一个场面。有生动的人物对话、动作描写,更为精彩的是情境渲染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让小作者在这个特定的环!境描写下情绪波折起伏不断,真实的感受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l 有序表达
本次作文的文章结构可以采用最常见也最实用的“总—分—总”的形式,即开头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先概括地说一下你要表达的内容,接下来就可详细地展开叙述了。分写的部分应放为写作的重点,尽量写得详细具体,充分表述自己的见解,内容多时要注意分层分段。最后一定要对全文做个总结,这样文章既有了结尾,同时又给开头一个照应,显得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语段示例:
看了题目,你一定觉得滑稽可笑,甚至会笑掉了大牙。谁不会吃饭啊?吃是人和动物的本能,还用得着有人教吗?先别急,今天我就在这里讲一下吃的艺术。
先说吃的方法。吃饭要先张开嘴,嘴的开合度要根据食物的大小而定。食物大而嘴张得太小,就不容易吃到食物……
再说说吃的速度和姿势。大家都知道吃东西要细嚼慢咽,决不能猛吃海喝。不管饿得再很,也不能一口吃下很多东西,即使是小口吃,速度也不能太快……
其它吃饭时要注意的还有很多,比如不能吃过热或过冷的饭,温度要适中;不能吃过期、腐烂或来路不明的食物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要讲究并重视吃的艺术。学会了吃饭,也就具备了生存的第一条件。珍惜生命,学会生存,从学吃饭开始吧。
(节选自《你会吃饭吗》文/杨翔宇)
简析:小作者按照“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形式来安排材料,开篇设疑激趣引入话题,结尾总结全文形成观点,主体部分分层次,有详有略地分别介绍了“吃的方法”“吃的速度和姿势”及其他事项,做到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表达有序。
l 写法小结
写好“学会生存,注重自我保护”这个话题,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来陈述,突出在事例叙写中的独特的自我感受,让事情的叙述及自己的观点、态度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非常重要。以上这三点也正是本次习作的重点,果果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在习作中认真落实。
例文导读 Liwen Daodu
可疑的陌生人
文/孔晓晗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危险是很多的。当我们一个人面临危险时,那该怎么办?就要学会“自我保护”。
记得一年前暑假的一天,爸爸妈妈出去了,我独自在家写作业。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楼道里传来。过了一会儿,就有人敲我家的门。“有人吗? 有人吗?”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我既好奇又害怕,悄悄地走到了房门前。
通过门上的透视镜我看到了那位中年男子,他戴着墨镜,还提着一个大皮箱。这让我感到了害怕。我用颤抖的声音问他:“你……你找谁?”“哦,是这样,我是煤气公司的,你家的煤气需要检查,快打开门,让我进去吧。”这位中年男子简单的自述又增加了我的恐惧感。我的脑海马上浮现出了昨天电视上的画面:一个小女孩因年幼无知,打开了自己家的门,让强盗进去了。结果,自己家中的钱全被强盗拿走,自己也受伤了。想到这儿,我心里一震,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他会不会是强盗?如果我不给他开门他会不会强行进来?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我拼命地想办法,突然,一个点子在我脑海中闪出。不如谎称自己家中有人?看看他是不是强盗?对!就这么办!我深吸一口气,对他说:“你等等,我去叫我爸爸。”接着,我假装对屋里大声喊:“爸爸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