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开蓝田美
作者:杨志福 朗诵:明媚
离家在外,已近不惑之年的我,思乡之情深嵌心中。工作之余,常思念阳春三月家乡蓝田万亩大坝上的油菜花。
蓝田大坝是黔东南州四大坝区之一,我的家就在大坝北部的都甫村。肥沃的蓝田大坝养育了世代坝区人民,也培养了坝区人民勤劳的品格。坝区人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决不让田坝空闲着,秋收过后就要种上油菜,来年的二、三月,大坝由绿色逐渐变成金黄色。
阳春三月,整个坝区的油菜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开放,黄灿灿的。修长的花颈上簇拥着朵朵黄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媚。从我们都甫村远望到邦洞镇摆头村,绵延近30里的油菜花,整个坝区像铺着一张巨大的有纹路的金黄色的大毯子。有时真想在这毯子上打几个滚,躺在柔软的上面做着春天的美梦,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恩惠。浓浓的芳香味和着微风弥漫在坝区,招来嘤嘤嗡嗡的蜜蜂在晃动的花尖上辛勤采着花粉,它们在花丛中翩跹起舞,像乐章里一串跳跃的音符。蜜蜂钻进花蕊,转出时浑身花粉,刚从这簇花中钻出,又立即飞入另一簇花丛中。油菜花盛开时节就是蜜蜂的天堂,它们也跟人类分享资源。春燕也不时在花尖上掠过,它们在和煦的阳光下嬉戏、觅食。
改革开放,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群众种油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量种植杂交油菜,不仅株高,产量也高。人在田埂里走,由于油菜花长得茂盛,以至人在花丛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真有一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远处田间花丛中,不知哪家的牛犊玩过了头,传来嗷嗷的寻母的声音。也不知是哪个寨的小伙子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急切地在油菜花丛中唱起了山歌:油菜开花黄又黄,哪有好事钟情郎,哪有好事钟情我,一包饼子两包糖。歌词里的“好事”指的就是婚姻,小伙子希望媒人给自己介绍对象,并表示要感谢媒人。
晴天的早晨,也有浓雾的时候,田坝上浓雾时起时散,胜似仙境。薄纱般的雾在油菜花间流淌,油菜花在浓雾中时隐时现,犹如少女般的羞涩,你想定眼看时,却又被薄纱将她轻轻遮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态着实你要被她迷住。啊,油菜花,我真想伸开双臂,拥你入怀,伴随我的人生。
油菜花丛中是我小时候的乐园。
上小学时,生产队分派我家帮队上饲养一头水牯牛。每天清早上学前,我都被勤劳的母亲喊醒,然后我跟着寨上放牛的几个同伴牵着水牯牛来到油菜田间,让牛吃着嫩绿绿的青草。有时候我也很调皮,把牵牛绳往牛背上一放,或绕在牛角上之后,邀约几个伙伴在花丛中捉起迷藏来。我们钻来钻去,浑身是露水和花粉,有时竟忘了上学的时间。牛吃饱草后,我们几个小伙伴就掐一枝油菜花挂在牛角上,有的伙伴把花捆在牛尾巴上。然后,爬上牛背,骑在上面,赶着牛,哼着小曲,大摇大摆地回到家。我匆匆吃过母亲早已备好的早饭后,才背着书包到3里路以外的蓝田小学上学。
在油菜田间放飞风筝是孩童时候的我又一大乐趣。
星期六放学后,我和小伙伴们上坡砍来竹子,破成篾条,扎成风筝骨架,糊上纸就成了风筝,在风筝的尾部用纸做成两个长条形的尾巴,尾巴上系上一枝油菜花。然后就在油菜花上空放飞,竞相比赛,看谁的风筝飞得高。人在田埂上飞奔,使得风筝迅速爬升;或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手牵着风筝线,悠闲地看着天空中停止不前在静飞的风筝,做着童年的梦幻,有时玩得忘了回家吃饭,挨了父亲的骂。
油菜花、蜜蜂、春燕、牛犊、人、风筝、山脚下的寨子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图景,这是我的家乡蓝田春天特有的景致。孩童时,我总喜欢在油菜花田间深深地呼吸那沁人心脾的芳香空气。体验那清新、爽朗的感觉。那时也幻想将来要成为一名画家,把家乡蓝田这一美景画出来,让世人知晓。可是,事违人愿,长大后,成不了画家,终究不能把家乡油菜花的美景画出来,真是一生的遗憾。魂牵梦绕的家乡油菜花,促使我用这支笔用心将它描绘出来,了结自己的一番心愿。
值得庆幸的是,从去年开始,蓝田镇党委、政府针对自身特有的自然环境,结合坝区侗族人民长期种植油菜的特点,发展旅游业,号召坝区人民连片种植油菜,并于去年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成功举办了首届油菜花民族旅游节,引来了众多媒体记者,旅游者、摄影爱好者纷至踏来。这一绿色产业实施后,成为蓝田镇最好的一项旅游品牌——观光农业。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蓝田油菜花美景终于被推介出来,走出外界。
蓝田人的勤劳点缀了大自然,油菜花,蓝田因你而美丽。
【作者简介】
杨志福,男,侗族,贵州省天柱县人,上世纪60年代出生。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公开出版散文集《故乡的芬芳》,纪实文学集《大山的希望》。
【朗诵简介】
明媚,生于胶东半岛,长于趵突泉边。喜欢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笑看金庸先生的“侠客行”。沿途走过六十又五个春夏与秋冬,夕阳下,喜欢用声音传播真、善、美,用心灵感受诚、暖、爱!
来源:微信公众号?四季诵读(songdu365)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