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网讯“广告队请处理振兴路与解放路交汇处向南100米路东小河旁乱贴小广告”“广告队回复已处理到位”;“市容队请处理解放路与芙蓉路交汇处东50米路南体育彩票亭后南侧暴露垃圾”“市容队回复已处理到位”。这是9月26日,泗阳县城区环境卫生管理所办公室接县数字化城管中心交办案件后,迅速通过所微信群进行交办处置的一个缩影,也是创建省优秀管理城市一个创新举措。
凝心聚力——全面掀起“创优”高潮
“创建省优秀管理城市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延续和巩固,是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县环卫所负责人刘柏说:“环卫所严格对照创建优秀管理城市4大类28项指标,抓好分解细化任务的落实工作,动员全所人员,积极参与,全面掀起‘创优’新高潮。”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创建活动的强烈氛围,该所除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外,还组织路面巡查人员,深入道路两侧店铺下发《全面掀起创建江苏省优秀城市创建新高潮》-致市民的一封信,并登记造册;在环卫标记上和所有环卫机械车辆印制“创优”宣传标语。据统计,期间共发放一封信1800余份,在《中国城乡环卫网》、泗阳电台、《杨树人家网》等新闻媒体上稿10篇次,在城区垃圾设施和车辆上张贴标语100余张。通过加强氛围营造,助力创建活动的开展。
创新方法——保洁质量全面提升
强化道路清扫保洁。调整清扫保洁作业模式,提升道路洁净度。采取“机扫+侧喷+人保”“人机”联合作业模式。即:凌晨4:00前洒水车完成11条主干道侧喷作业;8:00前扫路车完成18条主干道快车道的机扫作业;12:00—15:00扫路车完成第二遍机扫;11:30前洒水车完成城区洒水降尘作业。在此基础上,13个清扫队和5个保洁队对城区46条主次干道每天清扫不少于两次,早上6:00至晚上21:30为长效保洁时段,严格落实人工“两扫全保”管理方法,确保达到“五无六净”标准。这些举措的推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道路白色化、扬尘等问题,实现保洁全覆盖。
重点实施“洗街工程”。按照“无积水、无灰带、无花地、路见本色”的标准,每天对城区主次干道实施常规冲洗和局部提升冲洗;对符合人工冲洗条件的主次道路实行巡回人工冲洗;对施工场地门前、被渣土污染的路面进行提升冲洗;对住宅小区等公共广场地面进行冲洗,确保城区道路、广场不见白色灰土。
明确重点——强化卫生死角整治
针对次干道、广场卫生死角点多,影响“创优”质量的实际,要求各清扫队每周自行上报一条次干道、一个广场,每周六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在整治过程中,各队队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与工人一起清除道路两侧垃圾、临街空调机体周边卫生死角。有的地方,扫把插不进去,他们就用手去清掏,直至干净为止。整治活动结束后,组织13个清扫队队长对整治路段、广场进行检查评比,要求各队队长现场总结经验,点评存在问题。通过相互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推动“创优”活动有效开展。截至目前,已整治次干道、广场150余条(个),清除卫生死角1000余个,清理垃圾10余吨。
合理调度——垃圾清运及时干净
该所制定垃圾清收清运工作方案,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垃圾清收清运工作,着重增加城区人流密集区域和商业网点的垃圾巡回清运频次。此外,为确保城区垃圾桶内垃圾日产日运、不满溢、不过夜,对城区所有垃圾桶投放点每天2次收运,并组建一支机动车队,对满溢的垃圾桶及时发现、及时清运,确保城区沿路垃圾桶不满溢,实现垃圾无积压、不过夜目标。与此同时,该所按照国家、省相关技术规范,制定了填埋场考核细则,并严格按照细则进行严格督查考核,每月抽检不少于3次,集中检查不少于1次,确保称重计量准确,处理达标。每天消杀不少于3次以上,有效控制“四害”产生。对库区产生的渗滤液,及时抽回调节池密封,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对产生的废气采用火炬燃烧和酸碱喷淋,确保填埋场周边大气质量达标。
强化管理——设施设备高效运转
该所严格设备运行制度、进站时间管理制度、垃圾清运车辆管理制度、中转站内部卫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加大对中转站蚊蝇消杀和除臭力度,保洁人员每天不定时对站内外喷洒杀虫剂、除臭剂,减少蚊蝇孳生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中转站内垃圾压缩过程中污染的地面进行冲刷,清除污迹,确保无积存垃圾渗透液,对垃圾压缩箱体实行不定时清刷,确保垃圾压缩转运箱体清洁卫生。目前,全县38座(城区17座,乡镇21座)城乡所有压缩式中转站设备良好,运转正常,满足群众生活需要。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