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好方向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高考冲刺之前面临着文理分科,如果选对了方向,高考的实际难度就会降低不少。这时,家长、老师的经验不可不听,他们是过来人,或多或少积累了相当的社会经验;但我们也要在一定程度上遵从自己的意愿,没有必要简单地服从家长的指令,比如理科将来最吃香之类。我想,最关键的一步是,我们要发现自己所擅长的内容,需要坚定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照一照镜子,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客观地评估。不光要照上半身,全身都要照到;不仅要照自己的优美之处,更要将暗疮、暗斑全都找出来。不能仅仅简单地看主要科目的成绩与名次排列,重要的是要对这些数据所反映的真正实力有清醒的认识,尤其不能太过乐观!
二是认真挑选婆家。在照完镜子后,知道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我们对自身的客观情况就可以做出一个清醒的评估。有人认为,理科在大学毕业时就业面广,就匆匆选择了理科,结果反而给自己安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甚至连大学的门也进不了。综合我们的社会发展现况,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将来的就业更多依靠个人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比如运用计算机的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而不是简单的数理化水平就能达到的。
因此,单就几年后的发展前途就来定终身是靠不住的。
在选择文理科时,我们要冷静地想一想,将目光放得长远一点。
最终的选择定下后,我们就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只孵蛋的母鸡了!因为母鸡必须时刻守在自己的蛋宝宝身边,时刻给予它们温暖,一旦母鸡有了疏忽与懈怠,鸡蛋便会破裂或者冷却,再也无法长成健康的小鸡了。惟有最辛劳最坚韧的母鸡,才能在鸡蛋破壳时拥有最多最健康的孩子。迎接高考便是一个如此漫长却充满希望的过程。
走好每一步路
高考复习计划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复习计划。当然,按照通常的复习过程,高考冲刺一般要走如下过程;
先是储备战资,基本上属于高三上学期这一阶段。顾名思义,它是一个充分储备的过程。
高三第一学期的复习主要是重温以前的知识,尤其是要把握最基础的内容,这和四轮复习的第一轮差不多,而且我个人认为尤其要着重数学与英语的复习。这两科的高分对最后的胜局往往有一锤定音的效力,而两科都要求深厚的积累和反复的练习,寄希望于下半学期是极其不明智的∶政治与历史的飞跃期已然来临,任务骤增,而在此前它们不过是简单的记忆而已;重压之下天然的急功近利心理与数学、英语所需要的耐心细致地大量投入将使人不免觉得黑云压城。寒假之前扪心自问,所有公式与基本解题法、所有单词与语法大纲,是否已经熟记于心?给出真实的答案,因为这几乎已经是最后的机会!
最冷的时节是在寒假,所谓冬练三九也就意味着寒假的辛苦了!短短十几天的时间,我们不能完全放松,还是需要做题,只是换了个环境而已。题目可以分成几类∶一类是简单题目,即平时不大容易出错的题目;另一类是较难的题目,即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灵活性题目;第三类是综合性题目。我的重点是放在二三类题目上,做难题的感觉可以在这段时间培养出来,这样以后遇到难题时不至于太费力,也不至于考试时会惊惶失措!当然,我们也要利用寒假好好休养生息,为来年做准备!我的身体一向不是很好,所以寒假的时候就加强了身体机能的锻炼。虽然仅仅是简单地跑步等等,但很有效果!
其次,疲劳四月。过了寒假,再经过2、3月的刻苦奋战,不由自主地,疲劳四月来临了。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疲劳期,它的到来是必然的,我们不必为此紧张。但不可避免地,会觉得上帝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火红的7 月,黑色的高考,只剩下 100天了!这时候,大家普遍的心理素质不是很好,我在这一时期就总是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一时期,学习是重要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心理的调整。我们可以抓紧一切零碎的时间来放松自己。你听过舒伯特的《鳟鱼》吗?聆听这段乐曲,就仿佛来到山清水秀处,与渔夫一起与鳟鱼进行智力对决;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曲调平稳,节奏舒缓,犹如罗丹的思想者一般静谧而凝重,不光是身心舒缓,精神也能变得高尚起来!明白了吗!
再次,模考五月。5月份,实际上每个学校所进行的模拟考试不会特别多,最多也就三四次了。在这一段时间,考试会占用我们相当大一部分时间。我们要重视的是抓效率而不是简单地抓时间。模拟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是高考的参照物,不能轻视,它是演练解题思路的机会,我们能够不断地发掘新视角,我们不能轻易放弃;但我们也不必整日为模考而耿耿于怀,可以相对把它看得轻松一点,它毕竟不是最后的高考,与高考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参照模考,我们要做一些往年的高考试卷,并做出分析,这也是在寻找一下感觉,让我们提前适应高考。另外,我们要总结各科的解题思路,节约解题时的思考时间。
最后背水六月。6月,基本上是决战前的最后一刻了。我觉得要同时做好3件事情∶
首先要调整生物钟,制定合理的计划;我们不能再盲目地天天打疲劳战了,要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身体不好的同学绝对不能放弃锻炼!
其次,要进行全面且最有效的快速复习。到了这阶段,我们已经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琐屑的复习了,我们只能根据大纲,根据老师所讲要点,进行重点扫荡,要争取把所有的内容要点系统过一遍,在高考之前要达到心中有数!
最后,我们还要把以前的模考试卷以及错误题集整理一遍,要保证以前做过的能够心里有数。以前错过的不能再错。尽量做好善后工作!
最紧张的莫过于7月7、8、9日这3天了,是考场上见真刀的时候了!这时,再多的复习已没有太大的效果,反而会带来心理上的压迫感,所以我们要放松,可以在傍晚时分多出去散散步。可以看一会儿娱乐节目,等等。有的家长喜欢在高考的3天里买大量好吃好喝的,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我妈妈给我在这3天。定的食谱是∶
7月7日
早餐∶肉粽+鸡蛋羹
午餐∶米饭+红烧土豆+宫保鸡丁+西红柿鸡蛋汤晚餐∶米饭+青椒炒肉片+白菜豆腐汤
7月8日早餐∶烧麦
午餐∶米饭+鸽子炖汤+青椒炒豆腐丝晚餐;米饭+红烧鸡翅+菠菜粉丝汤
7月9日
早餐∶大米粥+肉松
午餐;米饭+鲫鱼汤+醋熘土豆丝
晚餐∶米饭+扣肉+盐水鸡爪+爆鱼片+肉片炒豆芽+冬瓜汤
由此可见,其实只要饮食搭配得合理就够了,即使在考试前夕,也可以如此。
临考准备和考场应试
首先对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在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的成败问题,实际上此时想这些不仅对考试无济于事,反而有害。每次考试前,对自己的期望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在考前带来的只会是精神负担,而考后带来的则是失望和烦恼。
临考前,有的家长总爱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说什么考不好就不要进家门,什么进不了前 10名别来见我。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要体谅父母的心情,不要和父母顶嘴、吵闹,以免使自己的情绪受到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检查自己存在的问题,看看平时在学习态度上是不是存在着让家长不满意或不放心的地方。如果你在学习上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勤奋,尊敬家长,就是没考好,家长一般也不会说出上面这些话的,可能还会安慰和帮助自己。
考试期间,脑力劳动的负担是很重的,因此,在考前和考试期间一定要休息好,注意用脑卫生。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这时应主要看看自己整理出来的复习笔记,加工整理后的习题、试卷,目的是熟悉一下学习过的知识,起个备忘作用。临考前,绝不要再去开辟新战场,不要再做什么难题了。有的学生临考前抓了一两个难题,可面 上的东西却丢掉了,结果导致考试的失败。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在整个复习期间一定不要开夜车或开早车,如果平时睡眠不足,生活规律混乱,那么在考试之前,一定要调整过来。
考试期间常会发生丢三落四的现象,甚至高考忘带准考证,我建议可以把上考场要带的用具写在一张卡片上,每天去考场前逐项检查一下。也可以把这些事情交给家长料理,父母为我们的考试一般都是细心谨慎的。
答卷时,开始就要先写好自己的名字和考号,大致看看题目的数量,以便分配好答题的时间。一般答题的顺序有如下几种∶
按照题号的顺序审题,会一道就先做一道,不会的题目先跳过去,继续往下答,直到把题目过一遍。然后,按照这个方法,
把第一遍没做出来的题再过一遍。会的全做完后,如果还有时间,则集中精力去突破最后的难题。这种答题方法是比较稳妥的,适用于容易紧张的同学。或者拿到考卷后,先把所有的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做到一般了解,再把答题的时间大致分配一下,然后先做容易的题目,
之后再做较难的题目,最后再做难题,直到把题全部做完。这样一开始就对试卷有个全面的了解,能够比较科学地分配好答题时间,对考试结果也能初步作出估计。这种方法对平时成绩较好,自控力比较强的同学较为适用。
我在高考时用的是第一种方法,也许是高考真的容易让人紧张吧。不过考试切忌在一道题上停留,想不起来,先放一放,不要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先去做别的题目,有时遗忘的内容会突然再现出来。如果回过头再想仍然想不起来,就可想一想与这一遗忘内容相近的知识或有联系的事情,通过联想使问题得到解决。
答卷时书写要快。考场上的时间是十分紧张的,因此,在答题时,书写一定要快,以便挤出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问题。当然,字一定要工整。尤其是文科试卷,同样的回答,潦草的字体可能使你少得10分,在高考中,这 10分就有可能决定你的命运。
试卷答完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就要抓紧时间进行检查。要先检查容易的、省时间的、错误率高的,而且自己又没有把握的题目,后检查难的、费时间的、错误率低的、把握大的题目。对于那些查出了问题也没有时间改正的题目,就不要检查了,这倒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态度。
走出考场以后呢?按我的经验,不妨和爸爸妈妈聊一聊天吧。要知道,他们比你还紧张呢。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