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学习方法网 -包含小学、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种学习方法。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学习方法 > 爱的教育我们的新老师(教育从爱开始)

爱的教育我们的新老师(教育从爱开始)

时间:2023-02-23 分类:学习方法 来源:书通网

《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这是一本让人热血沸腾的书,在封面的 醒目处写出: “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我想这几个字其实是 概括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或者说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师教育追 求。“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读了这本书之后,除了感慨于雷夫老师的成功,感触最深的却 是奇迹的背后——雷夫老师 25 年如一日的坚守。雷夫老师为了 让孩子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让我真正体 会到了成功无捷径的真谛。雷夫老师说他这个老师没有特别突出 的创造力,于是就给孩子们其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是啊,每年 48 周,每周 6 天,每天将近 12 个小时.....出于对 孩子爱的基础,雷夫老师除了付出还是付出,正是他的坚持与执 着,才换来了第 56 号的奇迹。

雷夫老师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都保持着不放弃,不抛弃的态度,然后就是教会孩子们也善待他人。而与此同时,雷夫老师 还不忘记告诫自己,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为榜样来教导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应该做到,让 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直接在老师身上学到好作品、好品德。这样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言传身教的机 会,我们应该善于抓住机会引领学生的成长,塑造他们端正的思 想和行为。通过替代强化他们的行为,也要顺应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要注意言语的沟通,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要求学生。 这本书有很多细节给我们很多启迪。比如书中“以信任取代 恐惧”。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 待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孩子的捷径,去“为达目的,不择 手段”。要与学生建立信任,让学生感到“拥有我的信任让孩子们感到自豪,他们不想失去这份信任”。其实,你认为学生是怎 样的人,可能你看到的他们就是怎样的人,你认为他们哪里都很 差,就会在他们做任何事情时都预先在心里贴上“他们不行”的 标签。我更愿意把这里的“信任”理解为“同理心”。有了同理心,你不会单纯的只想看到他们完成一件事情、执行规则的结果, 你会将心比心,你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在完成的过程中他们多么渴 望得到你的认可、你的信任,就会多么相信他们能把一件事情做 好。 每位学生想要什么?是一时的分数还是一生的人格是显而易见的。

爱是教育的根本,不同的国度对教育的解读都是不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高低,但是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没有高低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位学生,只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的心里才有你这个老师。教育的最终目 的就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于一些成绩落后的学生,教师要不离不弃,多一份耐心和关心,信任和关爱每一 位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善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都有所收获。知 识技能或者思想品德等各个方面只要学生进步了就应该算是好孩子,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赞扬,让学生在赞许声中自信快乐的成长。应该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师生关系, 给予孩子成长展示的舞台,师生共创伟大的教育奇迹。 总而言之,这本书虽然没有很煽情的问题,但是有很多细节给 予我们启迪,让我收获颇多,在雷夫老师的身上,我看到我前进 的方向。未来的我成为一名小学老师,走进校园,走向学生,我 应该遵循的方向,想要成为的那种老师。把爱当做教育的根本, 让孩子成为爱学习的天使,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引领学 生自信快乐的成长。雷夫老师创造的卓越不是靠言语和文字,而是无数的牺牲和努力,用爱灌溉学生的心田,未来的我应该努力 朝着这种伟大师德靠近,做一位有爱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慢慢长大。

小编推荐: 郑板桥爱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浅谈郑板桥教子很有现实教育意义)徐悲鸿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国画大师徐悲鸿带给我们的教育思考)新老师自我介绍(新教师自我介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