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事迹材料 > 防沙治沙典型材料(2)

防沙治沙典型材料(2)

时间:2014-02-21 作者:许丽丽 分类:事迹材料 来源:书通网

三是抓协调、抓投入,打好防沙治沙总体战。本着各负其责、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由旗政府统一领导,涉农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林业部门责负责飞、封、造项目,畜牧部门负责种草、草场改良、草库伦建设项目,农业部门负责治沙造田、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乡企部门负责资源加工项目,交通部门负责公路绿化。银行贷款、支农周转金、扶贫开发资金、以工代赈项目等都向治沙方面倾斜。为打好防沙治沙总体战,以群众自愿为前提,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征得农民同意,实行联乡、联村行动,集中连片,大规模、高标准开展综合性的治沙战役。

四是抓改革、抓政策,调动全民治沙积极性。为增强全旗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结合国家林业战略的不断调整,我旗不断深化改革,吸收各种投资成分参与防沙治沙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翁旗加快防沙治沙建设的决定》、《关于拍卖“五荒”使用权,加速小流域治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引种入林的若干规定》和《关于保护沙区、山区植被的若干规定》等相关政策,使防沙治沙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实行国家、集体、联户、个人一起上,谁治理、谁开发,谁管护、谁受益。采取承包、租赁、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开展沙地治理,变过去政府一家参与的计划管理为政府、集体、个人参与的市场管理。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通过拍卖“五荒”使用权50年不变,落实宜林荒沙权属;旗内自产苗木、种子用于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免征农林特产税;对治沙大户给予项目、技术和资金的倾斜与支持,充分调动全民防沙治沙的积极性,为翁旗的防沙治沙事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五是抓科技、抓管护,巩固提高治理成果。本着建设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实行生物与工程措施兼顾,飞、封、造、管并举,草、灌、乔,带、片、网结合,沙、水、田、林、路综合开发,林、农、牧、副、渔复合经营,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力推广草灌盖顶,黄柳护坡,果树镶边,稻田垫底,草药混作综合治理开发的小沙坑生态经济圈建设模式和夹设生物再生沙障、机械沙障、水草林机窖“五配套”小草库伦建设模式,引洪拉沙淤地造田模式。同时,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防沙治沙法》等法律法规,抓好封禁管护,做到治用结合,实施全年禁牧和季节性禁牧,严厉打击滥采、滥牧、滥垦等不法行为,切实巩固提高治沙成果。

三、当前防沙治沙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全旗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得到基本改善,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的历史性转折,土地沙化形势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转变为“总体遏制,局部改善”,但是我旗的防沙治沙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沙地治理难度大。全旗尚有300多万亩沙地尚未得到治理,局部地区沙化加剧的趋势十分严重,据沙漠化普查表明,目前全旗沙化土地面积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0.9%,占全市沙化土地面积的1/4,其中:流动沙地面积190万亩,占全市的85%,半固定沙地100万亩,固定沙地438万亩,并且沙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6-8万亩的速度推进,生态形势十分严峻,我旗防沙治沙建设任重而道远。这些沙地主要分布在距离村庄、公路较远的偏僻地区的沙地腹部,多为流动沙,且集中连片,治理难度较大。

二是沙产业发展滞后,带动生态建设的效果不明显。从目前来看,沙产业是我旗的生态建设的一条“短腿”,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总体上还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林草资源开发利用步伐缓慢,农牧民来自生态建设中的直接经济收入较少,离实现资源转化升值、带动防沙治沙和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目标甚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