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工作计划 >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4)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4)

时间:2015-06-11 作者:刘翔 分类:工作计划 来源:书通网

三、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发展, 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 多样化和个性化。 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既要 强调传授知识的普遍性, 还要强调根据地区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课程而教。校本课 程的开设, 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空间选择和内容 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施素质教 育的需要。另外,老师参加课程开发,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活力,而且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良机,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四、校本课程开设的结构与门类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 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根据本地 区的实际情况, 以及本校学生情况及师资情况,我们将逐步开设以下课程作为我 校的校本课程: 科技活动 、 书法绘画 、 饮食文化 、 体育竞技 、 艺术风采 、 我唱我跳 。

五、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 建立领导机构

由校长、教师、家长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委员会,校长任委员会主任,为校本课 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其职能是:总体策划、宏观调控。

2、进行前期论证

我们以上所开发的校本课程都经过了前期论证。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将 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包课程开发委员会,经委员会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的 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

3、加强师资培训

对教师的培训立足于校本培训,内容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 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 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对教 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 为课程 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

4、确定题目,搜集资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定首先考虑以下因 素:一是学生的内在需要。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很多,但学生的需 要必须放在首要位置。 为了使开发的课程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在学 生中展开了广泛的调查,通过调查、开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自己确定感兴趣的 领域和知识。课程的确立我们以学生的兴趣、需求为基准。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相应的资料、信息做支撑。课题确立后,要对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 评估, 使开设的课程植根于社区和学生现有的课程资源中。这是校本课程开发可 能性的保障。 开发的课程主题确定后,我们大量搜集资料。资料搜集渠道要广泛,既要利用 图书馆、资料室收集文本资料,也要充分利用网络,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资料 的收集和应用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资料的科学性要经得起推敲;二是信息具 有前沿性,要把与课程相关的最新信息、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课程介绍给学生。

5、教师开题,学生选课 校本课程的开设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 开发者开设的课程能否正 式走进课堂,首先要进行开题,让广大学生来选。学校于学期初举行校本课程的 开题仪式,由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负责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课程的主要内 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由于学生参与了校本 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 增加了开课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学习,认真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不断提高校 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