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工作计划 > 志愿服务西部计划(8)

志愿服务西部计划(8)

时间:2015-06-17 作者:林剑兰 分类:工作计划 来源:书通网

2、明确权利义务,保障志愿者权益

《条例》明确规定了项目办、志愿者双方的权利义务,重视对志愿者在技能培训、人身安全、经济补贴、工龄、户口档案、研究生入学资格等方面权益的保障。

(三)举措创新,推动精致化发展

1、创新选拔环节,考察志愿者综合素质

为全面考察志愿者们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服务地的人才需求,项目办于xxxx年开始在志愿者招募选拔过程中增加了笔试考核、教学试讲两个环节,对志愿者们的行政写作、课堂教学等能力进行了综合考核,还在综合面试中增加了情境问答环节,由项目办根据历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服务地的工作实际提炼出情境式问题,供抽选并回答,全面考察了志愿者们的实务处理能力。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招募过程中,我们更是进一步的明确了笔试考核、教学试讲和综合面试三个环节按照40%、30%、30%的比例相加得出总分的评分标准。在笔试考核环节中,专门邀请校外权威机构独立完成出题和阅卷。

2、建立党支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从第九届开始,北京大学在研究生支教团内设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促团建,切实提高支教团志愿者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条例》,我们将这一优良传统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规定每届支教团都应成立临时党支部,按照组织程序选举党支部书记1人,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党支部组织生活。

3、建立培训基地,关爱农民工子弟

xxxx年5月14日,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首个教学技能培训基地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正式挂牌成立。在北大附中建立教学培训基地,让支教团成员接受北大附中的教学培训,提升支教团成员的教学技能,丰富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是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精致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使得支教团志愿者的教学培训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长效化。此外,为响应团中央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号召,xxxx年12月,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各分团分别与同心实验学校、利民打工子弟学校、风华爱心希望小学、蒲公英中学四所打工子弟学校签署了关于设立支教示范基地的合作协议。从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开始,每一届志愿者在正式奔赴服务地之前,都将于每年的春季学期在这四所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支教,并围绕关爱农民工子弟、探索有效支教模式等课题开展调研活动。

4、完善培训体系,全面提高适应能力

除了上述教学技能培训之外,为切实提高志愿者们的各方面能力,以最佳状态迎接即将来临的支教扶贫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办根据《条例》制定了系列培训计划,内容涵盖思想教育、体能训练、民俗适应和基本生活技能等诸多方面。

在思想教育方面,我校充分发挥我校在支教团建立党支部的优良传统,通过讲座、讨论会、分享会等形式加强理论学习,使支教团志愿者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国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同时,加强对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历史、规章制度的学习,邀请支教团志愿者前辈讲述支教感悟,增强支教团志愿者的大局意识、纪律意识和荣辱意识。

在体能训练方面,我们邀请学校体育教研部有关体能训练方面的专业教师,指导支教团志愿者进行有氧和无氧方面的体质训练,提高适应高原能力。我们还为支教团志愿者集中接种乙肝、出血热、脑炎等流行病疫苗,邀请我校医学部的老师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简单外伤的处理办法、常用药物功效等医学常识,提高志愿者简单医疗问题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民俗适应方面,由于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多为西部相对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条件、生活方式同内地有很大的区别,更涉及到藏、回、土家、白、维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问题,我们还重点邀请校内的少数民族同学专门为志愿者开展民族风俗教育,使志愿者对当地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初步的了解,避免了不必要的民族矛盾,提高志愿者在民族地区的生活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