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反思(2)

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反思(2)

时间:2014-06-27 作者:刘卓芳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反思三: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反思

1。抓重点,体会情感

我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文章的写作顺序,从学生感兴趣的“小虫子”入手,抓住小虫子的外形,反复诵读体会它的美丽,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以“小萝卜头为什么捉虫子,又放虫子”为主线。抓住几处最能体现主题的重点片断和词句,进行反复地读和发挥学生的想象,来一步步揭示文章的主题,体会文中的情感。例如:抓住“若有所思”一词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思考小萝卜头在思什么?在放小虫子的教学中我更是抓住了小萝卜头的三句话,让学生反复地读体会小萝卜头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这几句话分析得比较透彻,学生对小萝卜头当时的心情把握也比较到位。不过总体上学生能正确把握这些问题,体会到了文中的情感,这说明只有教师读懂了教材,才能起到引领的作用。

2。对小萝卜头说心里话,升华情感

在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情感,让学生了解小萝卜头苦难的童年,与此同时教师那布满激情与凄凉的话语又一次令学生的心为之一动,学生感动了,激起了对小萝卜头谈话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心中的话说出来,使情感能升华到最高点。

总之,本课脉络较清楚,以“小萝卜头捉、放小虫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明确,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读,从读中感悟,体会到了文章的主题与情感。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把握多方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好语文教学。


反思四: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对话”意味着对话双方敞开心扉,真诚的倾听和倾吐,是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精神上的相遇相通。今天的的课堂上,我领悟到了对“对话”深层次的解读。

今天上的这节课,我自己感觉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比较充分的。在第一课时读通了课文的基础上,我请学生再读课文,勾画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本来就想:文中的关键语句学生如果找不出来,那么教师就以参与者的身份提出来师生一起理解思考。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找到的感受深刻的句段正是文中的关键句子,孩子们的理解与感受能力真的不容小视。更令我感到高兴的是孩子们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当谈到小萝卜“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时,我追问了一句:“若有所思”是什么意思?当时他可能在想些什么?有两个孩子谈到小萝卜头喜爱动物,所以想放了小飞虫。我又问你们都同意这种想法么?曹思远同学立刻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觉得小萝卜头可能想到了自己,他可能在想:如果我关住了小飞虫,那我不也成了让它失去自由的监狱看守了吗?我不能让小飞虫也失去自由。”我想,这就说明孩子们是真的和文本交流,尽管还很不成熟,语言的表达也不很准确。但是孩子们理解了,读懂了。上完课觉得这节课孩子们之所以能理解的较好与我在课前所下的功夫是分不开的。我查阅了大量的与课文有关的材料,用了两个自习课的时间给他们讲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小萝头的故事。所以孩子们能够更容易的走进文本,与文本交流。

总之,本课脉络较清楚,以“小萝卜头捉、放小虫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明确,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读,从读中感悟,体会到了文章的主题与情感。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把握多方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好语文教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