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工作计划 > 剪纸教学计划(3)

剪纸教学计划(3)

时间:2015-06-13 作者:吴依韵 分类:工作计划 来源:书通网

第十五周 对称剪纸——小鱼 廖金文 各班教室

第十六周 对称剪纸——金鱼 廖金文 各班教室

第十七周 对称剪纸——蜻蜓 廖金文 各班教室

第十八周 对称剪纸——小鸟 廖金文 各班教室

二、其它事项安排:

1、第二周各班学生购买剪纸工具材料:平头剪刀一把裁纸刀一把、红纸或彩纸。第三周星期一学生把剪刀和裁纸刀交给班主任保管。各班主任做好发动学生购买剪纸工具材料的工作,督促每个学生都按时准备好工具材料,以确保剪纸教学的顺利开展。

2、学校组装剪纸课桌,购买剪刀和裁纸刀、储物柜等设备布置剪纸兴趣班教室。

3、第三周开始上课,具体时间待教导处安排。

4、剪纸兴趣班的学生第三周开始上课,地点:美术1室。

希望各班主任认真协助学校开展这项特色教育,积极发动学生购买工具材料,以确保剪纸教学的顺利开展。

剪纸教学计划三:《剪纸》教学设计(1432字)

一、教材内容分析:

此课题是为学生学习和了解剪纸的艺术风格与装饰特点而设置的。重点介绍了剪纸的来源、作用、特点、制作方法等,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审美及其文化内涵并学会设计制作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剪纸作品。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于剪纸有一定的好奇心,自我探索意识强烈,但对于剪纸艺术的知识比较缺乏,需要教师加以指导。所以学习本节课应当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由简到繁。使学生正确的把握剪纸花纹的连续性,完整性。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通过讲述和欣赏使学生明确剪纸的艺术特色和社会作用,了解剪纸的来源和特点。 2、初步学会剪纸创作的方法,并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自己创作一幅剪纸作品。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对素材的搜集和图案的确定可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描画图案的过程巩固学生的绘画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审美及其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使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

四、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具体如下:

第一个环节,提问。我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情景导入。引出与教材有关的并且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剪纸艺术以及其来源、特点和作用。学生在此环节都表现的非常积极。踊跃回答提出的问题,充分调动起了课堂气氛。把他们平时见到过的剪纸(包括窗花、门上的“福”字和“喜”字等等)都罗列出来了。紧接着我趁着他们兴趣正浓的时候讲解了有关剪纸的来源、特点和作用。道出我国民间剪纸以日常生活、动物、植物、花鸟、戏剧人物等为题材。创造出许多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并以其纯真、质朴的特点,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第二个环节,初步认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运用投影仪让学生看了一些剪纸作品。包括他们刚才回答到的一些剪纸作品,当学生看到他们的答案正确时,都很兴奋。学习兴趣很浓厚。

第三个环节,创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讲解了剪纸的整个创作过程。当然只是选取了一些简单、易操作的造型。

剪纸的创作过程分四个步骤: 1、确定内容:“双喜”等 2、纸的折叠方法:教师演示 3、在折叠好的纸上添加纹样 4、根据纹样剪刻注意事项:形象要装饰性强,线与线要相连,每一部分不要刻断。要先刻中间的,再刻外边的,最后剪外形。

推荐阅读